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二十三章 曉喻盟友(第3/3頁)

由於羅獻成經營隨州要比董原早好些年,在董原執掌淮西時,整個淮山北脈幾乎都落入羅獻成的控制之中,羅獻成在浉河、竹塘溪、石堰河等淮河主要支流上遊的河谷,利用原有的山寨,建立了長兩百余裏,縱深約六十裏的北麓防線。羅獻成差不多率五萬兵馬填入這道防線。

寧則臣所率援軍與信陽守兵匯合後,加上董原親率進入潢川一線的援兵,在淮山北麓的兵馬加起來也只五萬人。此外陶春率部從渦陽西移,與守淮河上遊北岸正陽縣的肖魁安合力牽制陳芝虎、屠岸兩支敵兵,總計兵馬也只有五萬。

雖說九月中下旬進入信陽的兵馬總數也達到十萬之眾,但在兵力上依舊處於劣勢。相比較之下,在北線的敵軍雖說兵力較為分散,但兵力略占優勢,而且占據地勢的優勢太明顯,又是收縮防守,叫董原想咬北線敵軍一口,也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二十日,也是在同一天,寧則臣派人進入董原在潢川的大營,通告淮東通盤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