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七十章 南陽棄或守(第2/2頁)

奢家殘部北逃,也是奢文莊早就認識江西形勢難以維持,故而提前邀陳韓三殘部南下進入鄂東地區,早早在北岸的黃龍嶺進行布局。樅陽一戰,打得池州軍大潰,傷亡逾半,則勉強提振了奢家殘部的士氣,使渡江能在短時間裏完成。

相比較之下,河中兵馬的南撤,則顯得混亂無序,全無準備,將卒及眷屬不過六萬余人,隊伍卻給十數萬隨之南下的流民攪得混亂。而小小的北汝河上竟然因為提前準備的渡船數量不足,而白白浪費了關鍵的三天時間。殿後兵馬與南撤主力離得太近,相距不足二十裏,但斷後兵馬給打敗時,在渡口的南撤主力軍民還混雜在一起,大敗實在不是什麽難以想象的結果。

按說河中兵馬的潰敗,將嚴重消弱太後一系的勢力,但關鍵還在於南陽。

梁成翼要是能順利將河中軍民撤到南陽,將極大增加南陽的防守力量。南陽本身若有六七萬兵馬,距城壘、險寨以守,東側又有淮西十萬兵馬相依,此外淮東在廬州的精銳,還可以通過信陽,走桐柏山谷道隨時接援南陽,燕胡大軍即使在南陽北面集結二十萬兵馬,必然也不敢輕易強攻南陽。

河中兵馬的潰敗,使得隨梁成翼退到南陽的兵力不足一萬,加上大量糧食輜重都損失在北汝河以北,叫陳芝虎得去。一方面是南陽潛在的防守力量給削弱了近一半,另一方面陳芝虎奪得河中軍留在北汝河北岸的大量物資,將極大的加快燕胡大軍南進的速度。

不然的話,燕胡即使順利奪得關陜,打開南擊南陽的通道,但想要二十萬兵馬快速推到南陽北面,即使燕薊、遼東以及晉地的物資充足,如此巨量的物資要運到南陽前線,怎麽也要兩三個月的周轉時間。

在南北對峙的戰局裏,梁成翼也許有些微不足道,但當前微妙的時刻,河中兵馬的失利,卻使得天平極大的往燕胡傾斜,這絕非林縛所願意看到的。

“南陽還是要守!”高宗庭聲音沙啞地說道。

從六月初八得知梁成翼棄河中府南撤,豫章這邊好些人都連續十數日未能好好的消息,高宗庭作為林縛身邊的主要謀主,自然更是辛苦。

“曹家已經放棄長安,兵馬撤到眉縣以西。”傅青河說道:“葉濟羅榮已經渡過渭水進入長安城,其步騎主力從長安往東南而行,走武關進擊南陽西翼,只有六七百裏路。葉濟羅榮暫時還沒有兵出武關,是曹家在渭水上遊還沒有完全撤出去,在渭水上遊還有四萬兵馬威脅其西翼。一旦曹家從關中完全撤出,葉濟羅榮從長安就能調十萬步騎出武關西擊南陽。此時還要守南陽,會不會有些晚?”

林縛擡頭看向嶽冷秋,問道:“嶽大人,你覺得呢?”

如今江寧軍政都由林縛一言決之,但畢竟還是樞密院的權力架構,嶽冷秋以樞密副使的身份留在豫章,自然能參與軍機。

嶽冷秋懷疑林縛故意將他留在豫章,是有意叫外人猜測他嶽冷秋已經投附淮東,增加太後、皇上以及元歸政等人的疑心。只是池州軍雖然得以保存下來,但嶽冷秋本人只身在豫章,多少也是身不由己。或走或留的決定權在林縛手裏,暫時還由不得嶽冷秋掙紮。

嶽冷秋只想林縛能放松對他的警惕,此時待林縛甚恭。只要能重歸池州軍,與鄧愈、嶽峙匯合,嶽冷秋知道到那時他才能算重得自由身。

“曹家從關中撤出,計劃要比沁陽侯周密。”嶽冷秋說道:“一旦曹家在渭水上遊留在兵馬斷後,也威脅長安的側翼,叫葉濟羅榮占得長安,暫時不敢抽出兵馬來出武關西南陽。再一個,為保證葉濟羅榮占據長安不能銜尾追擊,曹家對渭南地區的破壞較為徹底,長安也成殘城,叫葉濟羅榮從渭水兩岸難以獲得足夠的糧草持續作戰。其三,秦嶺之間入暑之後,天氣正值酷熱難當之時,叫久居北地的燕胡騎兵難以適應作戰。其四,梁成沖經營南陽也有三年時間,得淮東、淮西相助,城池堅固,猝然難攻。而梁成翼棄河中,曹家南撤,都應是梁成沖事先有所考慮,針對武關方向的敵兵,也應有重點防禦……以上數點,我以為葉濟羅榮短時間裏不大可能會從武關大規模出兵西擊南陽。”

嶽冷秋在豫章,從北地傳來的軍情倒沒有再瞞他。

高宗庭說道:“嶽大人所言在理。燕胡解除西翼威脅,又得完整的河中府,從武關出兵,應為偏師,不會集結重兵,其兵馬主力,應調回到潼關以東,從河中、滎陽、大梁往南,沿伏牛山東麓展開,兵臨南陽、信陽更為合理。要守南陽,我們應該還有兩三個月的緩沖時間。也是要怨河中兵馬丟了那麽多的物資給燕胡,不然至少還能再多兩三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