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三十七章 造湖(第2/3頁)

防塞夾河而立,南面給淮東軍堵了嚴嚴實實,但內側的河灘地都還在這邊的控制,畢竟離堤上的西墻,離河道就一箭之遠,河道裏還駐泊著浙閩水軍的戰船,平時東西兩壘也用浮橋連接起來。

見淮東軍今日並無大舉進攻的跡象,王徽親自出塞去河灘找奢飛熊、鄧禹,剛出西門,就看見奢飛熊與鄧禹在諸扈騎的簇擁下往回走。

王徽迎過去,說道:“浮梁有軍情傳來……”

“哦……”奢飛熊也不接信,只聽王徽口述。

“韓立在祁門東被圍,退到昌河依河結陣固守,暫時無憂,但在浮梁北玳山之間又發現淮東藏在那裏一支伏兵,約千余人,橫於浮梁、祁門之間,以阻浮梁從陸路去援韓立。蘇庭瞻欲從溯昌河而進,將韓立接回!”王徽說道。

“這樣啊!”奢飛熊輕嘆一聲,算不上好消息,那便是壞消息。

雖說韓立能保住殘部不會給淮東潛入贛東的兵馬整個的吃掉,但蘇庭瞻、韓立在浮梁也無力阻攔贛東形勢惡化,也就意味著奢家只能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北燕兵馬能在今年之內打穿西線南下!

為了維持上饒、江州的戰備,浙閩軍在江西境內征調各種物資,已經完全不再考慮民眾的承受能力,早就人心盡失。

更為重要的,隨著各地民亂洶湧,浙閩軍從江西境征調物資也變得艱難,即使能將淮東軍的攻勢打退,再率部鎮壓腹地的民亂,江西少說也會半殘,再難供他們在此休養生息。

鄧禹對浮梁的軍情也無語以對,蘇庭瞻在浮梁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形勢如此,不是誰都能夠站出來力挽狂瀾!

王徽看到奢飛熊與鄧禹靴上一腳河泥,問道:“少帥仍擔心淮東軍會在杉水上遊動手腳?”

奢飛熊點點頭,說道:“今日守河灘的兵卒發現溪水有段時間變得渾濁,叫人放心不下……”

蓄水攻城算不什麽奇謀,當初劉安兒圍攻徐州時,也掘堤泄洪以淹徐州,嶽冷秋差點就沒有撐下來。奢飛熊在杉溪河下遊構築防線,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淮東軍很可能會利用占據杉溪上遊的優勢進行水攻,他要是注意不到這點,也談不上久經沙場的宿將。

不過,在淮東軍的優勢兵力面前,奢飛熊能做的選擇很有限。

奢飛熊在來上饒督戰之前,這邊的主將是鄧禹。當時鄧禹主要防備淮東軍從鉗口、禮塘兩處隘口逼近上饒,前期主要集中人力、物力加強常山防線,在鉗口、禮塘大修防塞,以成固若金湯之勢。

鄧禹也考慮過官溪嶺的山體較為單薄,談不上飛鳥難越的天險,但限於手裏的資源,只能在橫山外圍占了一處民寨駐以兵馬,以加強對杉溪河谷的控制,當時在官溪嶺僅有能力修三座簡易的烽火墩。

唐復觀所遣部將強襲官溪嶺,然後又集結人馬大規模的開鑿鳳林埠到官溪嶺的出兵通道。奢飛熊此時才到上饒督戰,見奪回官溪嶺太難,也就被迫在橫山的正面,在杉溪河口的隘口處修築防線。

即使考慮到在溪河下遊的臨水河谷裏築壘是兵家大忌,但奢飛熊沒有其他選擇。一是在他修築橫山防線時,南面已經受到淮東軍在官溪嶺駐兵的威脅;另一方面時間極為有限,奢飛熊必須要趕在淮東軍打通官溪嶺之前,大股兵馬通過官溪之前,在橫山正面修築防線,只能利用早前征用並加強過的杉源寨修築夾河防塞。

更重要的,在淮東軍的優勢兵力面前,在開闊,易給淮東軍優勢兵力分割分圍的杉溪河谷裏,奢飛熊也只能利用杉溪河水道將夾河防塞跟後面的橫山城連為一體,防止給淮東軍對橫山防線的三座主城壘進行分割包圍。

不過,夾河防塞築成之後,淮東占據上遊有築壩蓄水直接沖擊防塞的可能,始終是懸在奢飛熊心頭的利劍,叫他夙夜難安。

隨著淮東兵馬的進逼,浙閩軍的斥候已經無法往杉溪河上源滲透,奢飛熊只能派親信,時時刻刻盯住杉溪河水的變化。今日杉溪水突然有一段時間變得渾濁,叫奢飛熊差點膽裂,等不及通知王徽,就先與當時在身邊的鄧禹去看水情。

對奢飛熊的擔憂,王徽有些不以為然,說道:“淮東軍花費巨大的人力,物資,將前陣壘壕都築到城下。夾河防塞前,地勢開闊,是蓄水之地。淮東軍真要在上遊築壩蓄水造懸湖,一旦泄湖,首先受到沖擊是淮東的前壘陣地。換作我率淮東兵馬,根本就不用如此大費周章,只要守往前壘,大肆在後面築壩,到那時我們除了硬著頭皮去打,就沒有其他善策了……”

鄧禹搖了搖頭,說道:“淮東軍在南面的前壘就好打嗎?打不下前壘,就談不上破壞其築壩事。真要是那樣,我們倒還是容易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