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二十一章 國務(第3/4頁)

大小銀幣與銅元以及傳統的銅鐵制錢結合起來,就當世來說,幣制就相對完善了。

至於紙鈔,造假是一方面,更難控制的惡果就是中樞財政緊張時,很難控制住濫發的沖動。

“叫戶部看看去,要是可行,這以後就正式以幣代銀。”林縛說道。

周廣南從旁將銀制錢接過去,便往戶部衙門而去,這件事越早實行,得益越多。

林縛則與林夢得、高宗庭、宋浮等人往公廳走去,商議別的事情。

宋浮當年與奢文莊並稱閩東雙傑,自然也是極有幹才跟見識,在附淮東之前,也密切關注淮東種種創舉,知林縛治政當世無雙。但旁觀總是體會不深,近一年來相隨左右,才能真正體會林縛所行的種種創舉,早就超乎前人的範疇所能設想的範疇。

當然了,淮東所能施行的種種創舉,也是基於林縛早初就在江寧推崇的雜學匠術之上。

金銀之物,改錠鑄幣,方便民眾市易;而官府征銀納賦,也有種種便捷。這其中的好處,不是世人想不到,而是此前傳統的翻砂法鑄幣靡費甚多,宜用於銅鐵,不宜用於金銀,才沒能推行,金銀錢僅能小範圍的用為宮廷賞物。

“設立機器制造司一事,消息倒是小範圍傳開,便有人來打聽淮東造的四輪馬車許不許造,紡機許不許造。要是將這兩樣拿出來,籌十萬八萬兩銀子出來應是沒有問題。”林夢得又提交及一樁事。

“自然都許。”林縛說道:“我既然倡議大家棄轎乘車,這馬車便要批量去造。樞密院不能事事包辦,就要向私商籌銀募股,這才是我的初衷……”

宋浮暗道,所行的新政以及諸多革變,都是基於新學之上。所要倡行的“棄轎乘車”,實際也跟淮東這些年來造車技術成熟有關,如今滾軸也造出來了,造車匠術就能更上一層樓。

以往騾馬車,多用於載貨,人坐其間,遠不如擡轎舒適。而淮東所造的四輪馬車,軸盤精鐵所鑄,行走轉向便捷,寬敞的車廂穩穩當當地安置在四輪軸盤之上,結實堅固,乘坐舒適,行止皆有機栝,一人禦車而行,日行百裏而馬不疲。

究竟為何能夠如此,這其中的細節都封在軸盤之中,軍械監裏的匠師不言,旁人怎麽看都看不明白。

當然,這種四輪馬車,大量使用精鐵鑄件。精鐵所鑄的軸盤等構件,輕至兩三百斤,重則五六百斤,而四馬並禦的大型馬車軸盤,重逾千余斤。也虧得淮東產鐵甚豐,能經得起如此消耗。

林縛想起一樁事,問林夢得:“姜大人他人呢?”

林夢得說道:“姜大人由敬軒陪著去河口了,看著時間也應該回來了。”

林縛跟宋浮說道:“淮東所造馬車軸盤裏關鍵一處,還是姜大人的功勞。這次設機器制器司,姜大人願棄司天監的高位不居,而來領機器制造司,可以說是我回江寧以來最大的驚喜了。”

姜嶽這個人物,宋浮也早就聽過,是陳信伯的侄女婿,只專心於學術。在匠術雜學受壓制的當世,姜嶽早年在司天監任事就因造渾天儀而名聞天下。

東胡奪燕京城,亦派人四處搜尋姜嶽,而姜嶽及家小則給淮東軍情司潛入燕京的密間早一步轉移到暗處,混雜在流民之中,而後輾轉反復,才逃到江寧。

姜嶽不大關心政事,到江寧先任司天少監,而改任工部侍郎,也不參與到淮東跟帝黨之間的糾葛之中來,林縛也無意將他強拖到漩渦中來。林縛這次回江寧,欲新設機械制造司,才硬著頭皮請姜嶽出山,實在不願將這麽有著驚艷才學的人物留在工部架空起來。

司天監是正四品的高位,樞密院新設的監司所任長官,都是臨時差遣,除了少數定了官品,大多數還沒有給朝廷認同。好在姜嶽也不在意品階,思考了兩天,答應到樞密院任職。

葛福等老人,雖然也是才華橫溢,但年歲老邁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再者,真正在學術研究上的水平,是極少人能跟姜嶽相提並論的。

宋浮細想林縛的任人原則,以實用至上,能務實者最得林縛欣賞,得到的提拔也最快。

進了公廳,談論諸事,日頭將落山時,孫敬軒與姜嶽走進來,葛福老人也隨同走來。

林縛站起來相迎,看著姜嶽,笑道:“姜公去河口看過,有何感受?”

河口鎮在戰事中給摧毀,但戰事一息,也是河口鎮是早得到重建。無論是淮東還是東陽鄉黨,都將林縛最初所崛起的金川河口視為精神家園。河口鎮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裏,就煥然一新。

不過跟以往主要經營米業不同的是,重新後的河口,集中了工部外遷以及從崇州遷來諸多工場。淮東這些年所實用化諸多的新式機械,在河口工坊裏都能看到。姜嶽要領機械制造司,淮東所掌握的匠術之秘,自然也不會向他隱瞞。也唯有將這些都向姜嶽展示,他的才華才能使這些在未來有更進一步的改善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