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三章 聯曹(第2/2頁)

“嗯。”林縛叫侍衛給林續文搬來坐墩,問道:“政事堂那邊有何議論?”

“程余張左都建議‘聯曹抗虜’。”林續文說道:“想要派使臣進關中,授曹義渠樞密副使,川秦總督之位。”

“倒也不出意外……”高宗庭說道。

往來“聯曹抗虜”是左承幕提出來的,陳程張余等人都強烈反對,視曹氏為竊國大賊。但時過境遷勢變,如此江寧都給淮東“竊居”了,他們也就沒有繼續跟曹家擰著的必要。一旦正式承認曹家割據兩川、關陜,曹家就能減少在兩川的駐兵,將更多的兵馬、資源集中到北線與燕虜會戰,梁成翼也能在河中府正式跟曹家聯合結盟,削弱在邊境上的相互防備,以應外側……

“此事歸不到樞密院管,由著政事堂出頭即可。”林縛說道。

“對,樞密院不摻和這樁事。”宋浮也肯定地說道。

如今曹子昂、秦承祖、林夢得等人都隨林縛進入樞密院,控制中樞軍政,但各自都負責一攤事,平時都留在林縛身邊咨議要事的還是高宗庭、宋浮二人。

就眼前的情勢,“聯曹”是必然之舉,但此時不摻和進去,將來還可以有推翻政事堂決議,“進剿曹家”的借口。這個事情,也不需要召集眾人商議就能決定,內政外交除了兵戎相見外,將來更多要打的是口水仗。

“程余張左倒是怕樞密院這邊反對,沒想過這邊會出多少力支持……”林續文說道。

“也是啊……”高宗庭笑道。

承認曹家,曹家也會承認江寧,會派人進江寧,到時候曹家就是程余張左能利用來壓制淮東的一支勢力,他們自然擔心淮東諸人反對這事。

林縛笑了笑,不再談這事,又問林續文:“戶部跟錢莊借銀的條陳,政事堂那邊有結論了沒有?”

“大體如此,但細枝末節還在糾纏,許是還要拖些天!”林續文說道:“不過也拖不過幾天,如此連官俸都發不出去,拖得越久,壓力都會加在政事堂身上……”

“那就再拖幾天吧。”林縛說道,要周普備車馬,在樞密院耗了半天,看著太陽西斜,便想著回府去。江淮進入平靜期,江寧這邊更多的是各勢力之間尋找新的平衡,有林續文等人在外面撐著,林縛倒是輕松了許多,也難得留下更多的時間陪伴妻妾,過上朝九晚五的幸福生活。

林續文、高宗庭、宋浮等人都不如林縛輕松,也只能笑著隨他去。

林續文如今主持戶部,實際的責任最重。林縛的計劃,是將政事大權分歸六部,計劃是好的,但要落實,也是要一步步來。林續文當下還要尋林夢得去,談的還是錢莊借款事。

※※※※※※※※※※※※※※※※

雖說催賦的官吏都已經派往各地,但各府縣去年的秋賦要繳上來,需要時日。

眼下江寧能開銷的錢銀,僅有從維揚解來的鹽稅。鹽稅積有一季,也就五十余萬兩銀而已。江寧以南諸縣以及徽州,池州等地流難歸鄉,府縣衙門需要重立,這兩樁事一來,就將五十余萬兩銀花掉大半。

去年的秋賦,本身就少掉江寧外圍近二十縣的一大塊,淮東所控制區域的去年夏稅秋賦,已經給淮東兵馬支用掉,夏稅才會正式並入戶部收支。維揚、平江、丹陽、嘉興等府沒有受戰事牽累,也幸虧這些核心精華區域沒有受戰事拖累,去年的秋賦還能收近三百萬兩上來。但這筆稅銀收上來,首先要支付對淮西、池州以及荊湖、湘潭等鎮軍資的拖欠,等到淮東區域的夏稅並入,才能削減中樞對淮西的投入——在永興帝回江寧之前,淮東同意淮西地方稅賦由淮西行營自支,但中樞對淮西的軍資投入,必然要減去這一塊。但江寧這邊緊接著又要負擔淮東兵馬的開銷。

僅五十余萬兵額的兵備開銷,江寧的財政也許要三五年才能最終緩過勁來。但除了軍費、民政開支外,官員俸祿也是中樞財政要承擔的大頭。在廬州,戶部、內府、工部近百萬兩存銀,都給偷偷搬去池州、淮西,僅有二十余萬兩銀運來敷衍淮東,但張程左余等人與六部官員返回江寧後,戰事稍緩,但緊急面臨的就是財政崩潰的危機。

以往中樞應對財政危機的主要方式,要麽加征,要麽抄兩三家大戶,淮東當前提供了第三種方式,就是以戶部的名義向錢莊支借大額銀款以應付當前的危機,只是錢莊的銀子沒那麽輕易就能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