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刀(第2/3頁)

“張玉伯扣下顧天橋,宗庭當真不知?”林夢得問道。

“子夜才鬧出來的事,我當然就可詐稱不知。”高宗庭開著玩笑,又問道:“大人那邊怎麽說?”

“大人讓續祿去張玉伯那邊求情,不過將我攔了下來。”林夢得說道。

高宗庭蹙起眉頭,說道:“大人也為難啊!剛進城那兩天,這滿城都在說該是你林夢得當任江寧府尹……”

“我當不當這個江寧府尹真不要緊,這時候更是慶虧沒有自個兒爬到火架上去受火燎!”林夢得苦笑道:“要說分官賞爵,眼下還遠不是時候,但不是誰都有足夠的耐心。”

林夢得是明白人,離天明也有段時間,高宗庭便跟他細細說道:“軍司所控制的物資,首先要保證軍需,無法直接調大批米糧進江寧城救市,除了必要的救濟糧,江寧城百余萬口人的吃食,主要還是要依靠糧商去解決……

“……江寧四大米市,也就以東陽鄉黨為主導的河口鎮在戰時保存了實力,沒有遭受大的損失。如今控制江寧米市的,幾乎也都為東陽鄉黨。一來東陽鄉黨沒有遭受大的損失,手裏握有大量的儲糧以及從民間收購余糧的足量銀錢;二來江寧附近各府縣,也就北岸的東陽府這些年來受戰事的影響最小,民間余糧相對充足,這也是別人不能插手……

“這些年來,淮東能興起來,跟東陽鄉黨在幕後支持確實不可分開。寧魯之爭時,顧兵部也翻臉而走,但大多數東陽鄉黨還是選擇站在淮東這一邊。青州戰敗後,往事恩仇成煙雲,東陽系則更不分彼此。淮東獲今日之勝捷,東陽一系的士紳商賈彈冠而慶,那也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但也不會光慶祝啊,接下來無非有兩樁事可求,一是升官,二是發財。夢得你應該深有體會啊……”

林夢得苦笑,說道:“早曉得就跟你們一起住陳園裏來,還能圖個清靜,門檻都差點給踏破了……”

“如今淮東兵馬控制了江寧城,你我還能保持清醒,曉得眼下還是內憂外患的局面,不能放松警惕,但下面人目光就未必能放那麽長遠……”高宗庭說道。

林夢得只得連連苦笑,進江寧城來,自有春風得意之感,但也不是事事叫人舒心。

千裏做官為求財,現實已經形成東陽鄉黨壟斷江寧米市的局面,糧食供應又確實十分的吃緊。江寧當前的狀況,手裏有糧就能牟十倍、二十倍之利,對於送上門來的巨額財富,又有幾人能夠伸手不貪?即使背後沒有淮東為依仗,能按捺住性子不漲價的糧商,也是百裏無一。

這種局面不控制住,短時間裏看上去,東陽鄉黨手裏掌握的財富會是急遽增加,甚至淮東軍司也可以從裏面撈取大量的金銀,但本質上是為大害。金銀的本質根源於商品的流通之一,物資緊缺,物價上漲,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金銀急遽貶值的過程。江寧並非是孤立的,江寧糧價的暴增,會迅速往周邊府縣擴散,江南等城鎮,以織染等工坊為業的城坊戶會最先陷入困境,暴發大規模的饑荒跟動敵。江淮腹心之地局勢都動蕩不安,又談何抵禦外侮?

對於正在完善鑄幣體系的淮東來說,維持局勢穩定,恢復生產,才是最核心的利益所在。

在幕後掌握淮東財政,外人稱為淮東財神的林夢得,對這些道理理解得比誰都深刻。

江寧的糧價必須要盡快打壓下去。但江寧在今後三五個月裏,甚至到來年秋收之前,都會面臨糧食嚴重緊缺的問題,除了由官府出面強行壓制糧價,並沒有其他能降低糧價的妙策。糧食是要靠地裏長出來的,沒有辦法憑空變出來。

但要是淮東直接出面打壓糧價,嚴禁東陽鄉從中牟利,在東陽鄉黨內部有引起反彈的可能。淮東及東陽內部的分化,只會有空虛為梁太後等人所乘,所利用,故而只能借張玉伯的手去打壓江寧的糧價。

林縛入城之時,張玉伯本為故舊,卻避而不見,就惹得淮東諸人抱怨。林縛夜訪張宅,又舉張玉伯權知江寧府尹,旁人也只會說林縛寬厚大度。張玉伯這時候拿東陽系的顧天橋開刀,打壓江寧的糧價,旁人也只會怨張玉伯忘恩負義,怒氣都集中在張玉伯的頭上。

“糧價還只是其中之一啊。”高宗庭說道:“這往後難免就有會人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幹出些欺男霸女的事情來,到時候說不定真要下狠手殺一殺風氣。大人不讓夢得當任江寧府尹,是不想將你放到火架子上去烤……”

“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用張玉伯這個敢在淮東老虎頭上拔毛的人出任江寧府尹,好處倒是要比想象中多得多。”林夢得輕輕一笑。有些道理他能想明白,但經高宗庭這麽一說,有些事情才徹底的放下來,說道:“這麽看來,續祿過去,也不能將人將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