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百三十五章 恩仇(第2/3頁)

劉直也大體明白林縛派人從大牢請他直接請出來的緣故,試探說道:“請彭城公給劉直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劉直這便進宮去跟太後請旨,攜旨往廬州,請皇上還朝!”

“是該有個大臣去廬州請皇上回來主持國政!”林縛說道:“劉大人既然不辭辛勞,那有勞劉大人了……”

攜旨到廬州催促永興帝回江寧,沒有比劉直可合適的人選了。

淮東派人過去,指不定會刺激到永興帝,把事情搞僵。江寧留守官員,有分量,有地位的官員屈指可數,張玉伯、趙舒翰這時候卻未必甘心為淮東所驅使,去脅迫永興帝回江寧。

即便在將永興帝請回江寧之後,太後身邊有宋佳盯著,但宮廷事務畢竟還要交給內侍省統管,內侍監,少監及諸司監官員,歷來都由宦臣擔任,貿然都換上女官也不可合適,關鍵林縛從哪裏找那麽多合格的女官去?除了拉攏劉直為己用外,還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劉大人從廬州回來,我必不忘劉大人的大功!”林縛盯著劉直的眼睛說道。

“劉直不敢居功,唯願能替彭城公分憂……”劉直惶然長拜說道。

劉直是宦臣,作為內侍宦臣,沒有科舉功名,沒有宗族在背後支持,他的權勢可以說直接來自於皇帝的信任,故而長久以來都能忠於皇上。但給永興帝棄在大牢裏,而依附淮東又能洗脫罪名,繼續掌握內侍權柄,他也就沒有什麽好堅持的氣節。

當然,劉直也怕他攜旨去廬州見永興帝,會給永興帝一怒斬下腦袋,但他也清楚他要是這點事情都不能做,又怎能叫林縛用他?與其坐在大牢裏等清算徽州戰敗時給砍掉頭,遠不如此時去廬州搏上一搏。

林縛讓人將劉直領去見宋浮、高宗庭,去廬州請永興帝回江寧,是必然要做的。不做,林縛就沒有盡到臣子的名份。永興帝真硬著頭皮堅持不肯回江寧,接下來才能考慮廢立之事。

燕虜大亂覬覦於北,此時擅興廢立,太傷元氣,指不定會惹出大亂子,將永興帝迎回來,無疑是最佳選擇。但是,怎麽迎以及對隨永興帝棄江寧西逃的官員怎麽安撫,怎麽拉攏分化,也有很多的考究,太後會摻雜多少個人的意見跟利益進去,也是未知數——這需要宋浮、高宗庭他們跟劉直好好謀劃。

送走劉直,林縛對承擔陳園宿衛之職的趙虎說道:“張玉伯既然不願來見我,那我就去見他,你去備車馬……”

趙虎頗為不解,說道:“張玉伯既然不願相見,何必要再去見他?”心想淮東待張玉伯也不算差,彼此相交也深,淮東入江寧之際,張玉伯如此態度,不僅趙虎,淮東諸多人都滿腹意見。大家恨不能將他們踢得遠遠的,永不相見,誰想到林縛入江寧喘息甫定,如此匆忙之時,在見劉直之後,竟然要備車馬親自趕去張玉伯府上?

林縛笑道:“你馬上也要擔當要職了,你就會發現有些事比領兵打仗要復雜得多。有一點你要清楚——笑臉來討好你的,未必是真對你好,那些對你擺臭臉的,不贊同你的,未必就在背地裏對你使壞。張玉伯、趙舒翰都是死腦筋,你我又不是今天才曉得。要是你得勢之後,希望你以前的朋友、故舊,都來跑過來巴結、討好你,那是你的心態出了問題……”

“只是張玉伯、趙舒翰他們,怕給太後利用啊!”趙虎說道。

林縛點點頭,說道:“張玉伯、趙舒翰他們都不是迂腐之人,才更值得曉以大義。另外,江寧必須要容得下反對我們的人,這樣才能叫我們清醒的知道,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才能叫我們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不要以為將江寧掌握在手裏,這天下就安定了……”又說道:“現實去考慮,我們在江寧城裏容得下異己,也才能叫外藩放下警惕。嶽冷秋、董原他們在江寧城裏不可能沒有眼線,江寧這邊發生什麽事情,他們都清楚得很。”

※※※※※※※※※※※※※※※※

張玉伯從徐州知府禦任回江寧,補了禮部侍郎的職缺,在江寧城裏也算高官,但府宅一直都沒有更換過,還是他在江寧任司寇時置入的院子,前後三進,算不上寬敞。

夜色已深,張玉伯府上也沒有安靜下來,元錦秋拽著趙舒翰到張玉伯府上來喝酒,到深夜也沒有離去。這片刻聽得有人叩門,守門的家人拿著門帖進來稟報:“沈戎沈大人到府上來相見……”

張玉伯也無意起身相迎,只叫家人請沈戎進來。

沈戎登堂入室,看到元錦秋、趙舒翰都在這裏,笑道,“三位與彭城公都是布衣之交,何故藏在這裏喝悶酒?”

張玉伯、元錦秋、趙舒翰臉色都是不虞。

元錦秋起惱將來酒杯推開,說道:“喝酒的興致都給敗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