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七十九章 密議出兵(第2/2頁)

就像第一句謊話最難說,第一句謊話說出口,接下來怎麽說就都容易了,說到這事,謝朝忠他自己都覺得給埋沒了。

“淮東、江州的用兵,是棒打兩頭,用兵方案都提出來了,也甚得皇上跟諸相的支持,推翻很難。”余心源蹙著眉頭,說道:“為什麽不能棒打兩頭,腰身上再紮一刀?”

“徽州?”謝朝忠問道。

徽南不僅是江寧的南屏,從徽南的昱嶺關往南,就是浙西腹地,又是奢家在江西兵馬的後路,如今鄧愈在徽南領兵兩萬守之。在秋後用兵計劃裏,鄧愈在微南的兵馬以及孟義山的杭湖軍,承當擾襲側翼的任務。理論上,從徽南打出來,也是一個上佳之策。但江寧目前只能優先保證江州能在入秋後得到充分的加強,在徽南再開一條主動打出去的戰線,江寧要承當的壓力就太大,很可能兩邊都得不到充分的加強。

余心源這時候提出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策略。謝朝忠領兵去徽南,壓制鄧愈不是問題,而奢家在浙西的兵力最弱。

余辟疆手拍著大腿,說道:“父親此策真是妙不可言啊,謝兄領禦營軍出征去徽南,陳西言大概再沒有借口削減禦營軍了。若真讓嶽冷秋與淮東合力將奢家剿滅了,這江寧還有我們的臉能擺嗎?”

謝朝忠也認真地想這個問題,從徽南出兵,可以避開奢家的主力兵馬,從禦營軍調一半兵馬去徽南,與鄧愈合兵將有六萬眾,而奢家在浙西的兵力總計不足兩萬,怎麽打都不怕會輸。得了戰功在身,以後就不用再看陳西言、程余謙那幾個老匹夫的臉色,人生豈不快哉?

“姑父所言,當真是妙策。”謝朝忠越想越興奮,捏起拳頭狠狠地砸在亭子的小桌上,一時興奮,竟將石桌砸缺了一角。

余心源、余辟疆看了駭然失色,沒想到他一拳下去,竟是這麽的厲害。

謝朝忠本就是武將出身,積功到寧王府衛營指揮使,一身武勇在當世也算一流。只是到江寧後,怕別人瞧不起他武將的身份,附庸風雅來,就連余心源、余辟疆父子都沒有見識過他的武勇。

謝朝忠一拳將石桌砸裂一塊,叫余心源又驚又喜,說道:“朝忠真是當世無匹的勇將也,在江寧雖居高位,但不能立戰功報效朝廷,太屈了你!”又說道:“不過這事急不得,要好好謀劃一番……”

不要說永興帝不會輕易允許謝朝忠領兵出京,廟堂之上真正掌握事權的諸相,陳西言、程余謙、林續文等人也必然會站出來反對。要是由余心源或謝朝忠貿然提出來,用手指頭想也想到會是什麽結果,在廟堂必須要有能相互聲援的人,而且還要有足夠的分量,還要進行造勢。

“皇上那邊的問題或許不大。”余心源蹙著眉頭說道:“皇上本來就不信任外兵,陳西言提出要精簡禦營軍,加強江州,以備秋後戰事,到這時候沒有實現,也是皇上他顧慮頗重。程余謙也不是問題。關鍵是陳西言、林續文這兩個攔路虎……”

陳西言是首輔,林續文本身是副相,背後又站著淮東,這兩人的影響力之大,還不是余心源跟謝朝忠能扳倒的。謝朝忠在江寧根基就不深,余心源無計可施,他更想不出什麽辦法來。

余心源將茶杯都移到自己的跟前來,說道:“這個是張晏,這個是劉直,這是王學善,這個是王添,這個是左承幕……”除了陳西言、林續文及他們,也就剩下這麽幾個人能跺一跺腳叫江寧城抖三抖的了,關鍵是誰最可能在這樁事上給拉攏過來作為盟友。

余心源蹙起眉頭,謝朝忠與余辟疆也蹙起眉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