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七十章 信陽(第2/2頁)

肖魁安停下腳步,往東面望了一眼,心想差點把這事給忘了,在淮東時還沒有感覺什麽,到這時才曉得淮東事事要順心得多。

肖魁安本是淮安府軍校尉,勉強算是中級武官,而林縛整頓淮安軍政,他才得以執掌府軍。而後隨劉庭州組渡淮軍北上,遭受大敗,事後並沒有遭受嚴厲的處罰,還得以繼續統領府軍,這要算林縛對他手下留情。甚至還在劉妙貞率流軍東進時,肖魁安得以率部渡淮守沭陽,這一步才叫肖魁安真正的發達起來,擔任淮東軍北軍指揮使不說,部眾也從兩千余人擴編到一萬兩千人,隨後才有機會隨劉庭州出鎮渦陽,真正成為一軍之主將。

肖魁安曉得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跟劉庭州的提拔、信任有最直接的關系,但沒有林縛的幫襯,他絕無可能坐到今天的位子,他心裏對林縛還是感激的。

如今劉妙貞嫁給林縛為妾,吵吵嚷嚷,天下皆知,肖魁安按照道理是要送一份禮過去的。但想到劉庭州的態度,肖魁安又頹然放棄,不管怎麽說,他都不能背叛劉庭州的知遇之恩,沒有吭聲,繼續往寨子外走去。

看著肖魁安離去的背影,陳景榮跟董原說道:“肖魁安怕是應付不了陳韓三……”

董原只是看了肖魁安一眼,沒有說什麽。

肖魁安是劉庭州從低層提拔起來的將領,其部眾的底子是淮安府軍,底子算不上多好。孫壯棄睢寧、宿豫兩軍,縱劉妙貞東進,當時的淮東步軍司北軍就只能裁撤掉,林縛將淮東步軍司北軍的編制給劉庭州,以換取劉庭州在劉妙貞東進一事上的沉默。肖魁安在淮安府軍的基礎上,又在沭陽、海州招募流民壯勇,才有今天信陽軍的規模。肖魁安是從底層提拔上來的將領,有些才幹,但他手下將校,大都沒有經歷什麽硬仗,難說堪用。

也不能說信陽軍一無是處,好就好在劉庭州西調之後,學淮東在濠州墾荒屯田,又將信陽軍將卒的家小大都遷到濠州安置。劉庭州頂住壓力,在濠州將幾萬畝田地配給將卒家小,使得普通將卒雖談不上不畏死,但也不敢忤於軍紀。一支軍隊,只要做到軍紀嚴明,就有精兵的底子在——肖魁安所部信陽軍不能說不堪一擊。

肖魁安的崛起跟劉庭州有直接的關系,董原也曉得他不是自己能拉攏的,也相信淮東不是沒有拉攏過肖魁安。也恰恰是劉庭州在淮西能夠依仗肖魁安,在淮西諸多事務上,都能跟董原分庭抗禮;同樣肖魁安有劉庭州可以依仗,對董原這個頂頭上司也是口服心不服。

董原心想,叫肖魁安在信陽吃些苦頭也好,但信陽這邊終究不能全依仗肖魁安。

“孟大人來了!”侍衛打馬過來稟報道。

“好,爾等隨我快去迎接。”董原說道。

這個“孟大人”不是前段時候守住信陽的孟知祥,而在知府任上給罷官的前任知府孟軫,與孟知祥同出潢川孟氏,論輩分比孟知祥要長一輩——孟畛是陳西伯的門生,給視為西秦黨人,崇觀末年楚黨勢大,孟畛受信陽一樁案子牽累而給罷官致仕,迄今猶在鄉野。

信陽知府棄城逃跑,孟知祥率信陽城裏的諸宗族子弟最終守住城池,叫董原認識到信陽的宗族勢力保存情況,要比大多數低丘平原的壽州好得多。信陽這邊雖說讓肖魁安率部過來駐守,但董原這時候真正想到用的,還是信陽的地方勢力,用地方勢力壓制肖魁安,繼而壓制劉庭州在淮西的影響。

如今淮東如日中天,董原曉得留給他的時間不多,要是一兩年間在淮西沒有一個規模,那接下來一切就都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