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六十二章 窺一斑(第2/2頁)

後世以為瘴癘就是瘧疾,主要是蚊蟲叮咬而傳播的汙染病。當世只要能將蚊帳推廣開,染病率就會大幅下降。早期遷入的人口,加強飲食衛生等作息習慣的管理,都能有效控制瘧疾的滋生。

再者瘴癘也非無藥方可治,搜索醫書,千年以來,治瘴的藥方就有十五六種,淮東也往夷洲島投入大量的醫藥資源。種種手段用下來,即使遠不能徹底地杜絕瘴癘,也能將損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一旦夷洲島形成一府數縣數十萬人口的居住規模,又依托南洋航線,成為崇州、明州與南洋諸島銜接的跳板,即使宋家這時不投向淮東,奢家也將失去依賴閩東沿海地區跟淮東對抗的可能。

宋博進島,只是粗略地看過表面,孫尚望不吝嗇言語,介紹起夷州島開發的一系列細節,要讓宋博從根本上曉得,至少東南的形勢已經不在奢家了。

這時有一艘大船從金竹溪上遊過來,沒有在夷州城停靠的意思,到近處才看見船艙黑黝黝的所裝都是煤石,直接往溪口行去,看樣子是要直接出海。

“這煤石是運往哪裏?”宋博問道。

“崇州。”孫尚望答道。

“淮陽也產煤,素來都在淮東的控制之下,從淮陽運煤去崇州,不是比夷洲方便?”宋博說道。

“看上去淮陽近,夷洲遠,但內河船慢且小,海船行速快而船大,相比較下來,夷洲的煤到崇州還廉價一些……”孫尚望介紹說道:“再說淮陽的煤也略有不足。”

前朝時,淮陽煤就供江寧、維揚等地,盛時達百萬石計,此時竟然不足供崇州,想想也叫人感慨。

看著運煤船的大小,載量差不多有四五千石,五支高桅聳立入雲——淮東運煤都奢侈地用上五桅巨船,宋博實難想象還有哪家勢力能有資格與淮東在東海之上爭雄?

已經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資格的問題。想到姐姐之前說過燕胡在登州有發展水營的決心,這時候想,這會不會是淮東的陷阱?

淮東的造船資源要遠比燕胡富裕。即使燕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建成水營,甚至還會取得一系列的勝仗,但只要一敗,燕胡水營就會元氣大傷。而依淮東的造船能力,敗上十回八回,都未必會傷元氣。

※※※※※※※※※※※※※※※※

說到發展水營,燕京城裏也是爭議紛紛。

既然視淮東為勁敵,那往淮東派遣密探、暗樁,搜集淮東的情報,就是理所當然之事,對淮東的認識自然也是越來越清楚。

徐州失利,使得淮東的徐泗防線變得整固,燕胡在河南、山東一線轉攻為守。但淮東在廟山島,津衛島等島嶼為基地,部署水營兵力,將觸手始終伸進渤海灣不收回來,就叫燕京城裏有如芒刺在背,終日難安。

廟山島距登州城就十余裏,津衛島離津海城更近,都不到十裏,淮東在這麽近的距離部署精銳戰力,隨時能夠襲擾從遼陽到即墨的數千裏沿海線。

更為恐怖的,淮東兵馬通過海路轉移的速度相常快,也非常的隱蔽跟自由。奢家在浙東、浙南的戰事接連失利,就是燕胡不得不深思的前鑒。

十二月下旬,那赫雄祁給調到山東東部,就有衛戍海疆之意。從登州、萊州、滄南、津海、昌黎、榆關、遼陽以及金州等地,山東以那赫雄祁為首;從榆關到滄南,以葉濟白石為首;遼陽、金州也都用宿將,建立一道簡陋的海疆防線,就是為了防備淮東兵馬從燕薊、兩遼等腹心之地進行大規模的登陸。

葉濟兒在這條防線上投入十萬兵力,其中更有東胡精銳騎兵四萬眾,代價不可謂不高。而淮東這時在津海島、廟山島投入的兵力只不過數千人而已。

要將淮東戰卒從這些海島驅逐出去或者剿滅,燕京城不直接掌握一支強大的水營力量不行,淮東的造船能力如此之強,燕胡拿什麽跟淮東拼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