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五十五章 閱事(第2/2頁)

※※※※※※※※※※※※※※※※

年節將至,林縛終於結束自己的假期,從石狗湖北岸的湖莊搬進徐州城裏,堆在他案頭的一摞公文,叫他直想扭頭出城去,將假期無限期的延長下去。

孫敬堂,高宗庭、葉君安、李衛等人卻拽住不讓他走。

“淮泗地區積壓的流戶數量本來就極為龐大,遠遠超過地方安置能力。這趟從麟州撤兵南還,為將沛縣以北地區變成殘地,以為緩沖,月余來,差不多又有十四萬民眾遷到徐州以南。”李衛照本宣科的將當前徐州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擺到林縛的面前,“另一方,在徐州戰事之後,陸續捉俘的新附軍及徐州軍降卒也達到一萬九千余眾,行營也於前日將這些降卒悉數移交地方安置。不要談恢復生產,修繕城池,徐州要維持下去,明年就要一百萬兩銀……”

林縛將沂州、海州、郯城、宿豫、睢寧、淮陽、蕭山、銅山、灌雲、下邳、沛縣、廣戚等十五縣,都置於徐州治下,形成大徐州格局,以便民事能跟軍政很好的契合。

徐州所轄十五縣,睢寧、淮陽、宿豫、海州、灌雲雖說早前隸屬於淮安,但與徐州、沂南交界,以往是重戰備而輕生產。這時候將外圍防線推到徐州以北到沛縣一帶,從徐州以南的諸縣,就要以戰備跟恢復生產並重,初期需要投入恢復生產的資源就顯得格外的多。其他不說,要使得徐州地區的煤鐵采掘,能夠保證淮東地區的內部供應,投入的銀子就要以百萬兩計。

好在煤鐵的供應另有幾處來源,徐州這邊的開發可以循序漸進,不需要急於一時。即使要投銀子,軍司也不會直接往外掏銀子,而會將淮東錢莊的功用充分的發揮起來。

即使不提煤鐵采掘上的投入,僅徐州十五縣恢復初步生產,將流民安置下去,所消耗的銀子也將是極其龐大的。

劉妙貞坐在林縛下首,心想,要當這個家,真是不容易做。

徐州制置使下轄淮陽鎮,鳳離營、淮東騎營、沂蒙及廟山等特別行營軍,計有戰卒近七萬眾,此外還有近五萬的輜兵。要維持徐州地區的軍備,城池修繕,軍械兵甲以及兵卒糧餉被服等常規費用,明年的軍費預算就是兩百六十萬兩銀。這還要指望明年不要發生大規模的戰事,不然開銷將遠遠超過預算。

徐州戰事,殲敵(含捉俘)超過三萬余眾,成功奪取徐州雄城,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勝捷。只是戰後核算戰事開銷,仍叫人暗暗叫苦。

戰時消耗兩萬袋鹽,幾乎用盡淮泗地區的食鹽儲備。

淮東數年努力攢出的六千精銳騎兵,是徐州獲捷的關鍵,兵員傷亡不大,但戰馬損失超過兩千匹,即一戰就將淮東騎營未來一年的戰鬥潛力消耗盡。

雖說戰後抄沒陳韓三及其部將的家產,但所得甚少,遠遠不足以彌補戰事消耗,也可見這些年陳韓三占了徐州要供養兩萬兵馬是何等的艱難!

兵甲箭矢消耗,可以拿繳獲抵沖,還有很多的富裕,算是此戰較大的一項收獲。

淮陽軍雖傷亡較輕,但累計也有三千余眾,傷員救治以及犧牲或致殘將卒的撫恤及獎功,更是大筆的開銷。

劉妙貞、馬蘭頭、李良等人,以往為流民軍將,率軍轉戰天下,受傷拿草藥破布包裹一下,稍重一些的傷,就看命硬不硬,哪有淮東軍如此完善的救治體系?將卒犧牲也是拿草席裹了埋葬了事,沒有撫恤一說,甚至其遺留下來的妻兒境遇會變得更慘。說到獎功,一是提拔作軍將,但更多時候沒有什麽可以獎賞,故而在破城時,放縱部眾燒殺掠奪,也是某種形式的獎功跟士氣激勵。

認真,仔細的進行比較,流民軍根本無法跟體系嚴密的淮東軍抗衡的,劉妙貞暗道,當年敗的真是一點都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