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三十九章 用鹽破冰(第2/3頁)

此來,在荊馬河南岸有一座小寨,離荊馬河就數十丈之遙,這也是在淮東選擇九裏山為會戰戰場之後,陳韓三為己部兵馬前進到九裏山戰場外圍選擇的駐營之所,以便以最近的距離壓迫淮東軍,始終形成夾擊之勢,防備淮東軍有各個擊破的心思。

周知眾前翼騎隊將領周繁,看到陳韓三所部與淮東接上戰,相互殺得有百余人落馬,待淮東後續騎兵趕來才脫離接觸,這才確信陳韓三投附之心不會有反復。周繁率部在九裏山西北麓踟躕不退,盯住進入九裏山的淮東軍,但派快馬趕往魏廟坡,報得周知眾知道這邊情形,要他率主力立即趕來會戰。

驅趕將卒死戰可以,但白白的拿百余將卒性命去誘敵,即使最後得勝,對軍心士氣打擊也會相當的嚴重,所以拿麾下兵卒性命誘敵的絕戶計,非陳芝虎這種狠角色不能做出來。

即使如此,在青州戰後,周知眾也跟陳芝虎鬧翻臉,死也不願再受陳芝虎節制,其他軍將也是避陳芝虎而遠走,不想給陳芝虎利用去白白的送死。

只要陳韓三所部與淮東軍接上戰,又有百余將卒傷亡,周知眾之前畏陳韓三反復的顧慮就會大減,要是再頓兵不前,事後也會給追究畏戰怯敵的罪責。

再者周知眾率部從北面趕來,與陳韓三所部,正好對進入九裏山南麓的淮東軍形成夾擊之勢,而不是陷入夾擊的圍困之中,這形勢還有什麽不夠明顯的?

※※※※※※※※※※※※※※※※

以孫壯、李良各率精騎為前翼,又有周普率三千騎兵掩護兩側,劉妙貞率淮陽步營主力擁千余輜重車先一步從容不迫的趕到九裏山西南麓。

周知眾所部也有三千余騎趕來與周繁匯合,約四千騎在九裏山西北麓,死死地盯住淮陽軍。周知眾率步卒主力稍慢一些,也趕到十數裏外的沙家集,當進入徐州城的道路給淮陽軍擋住,只能先將沙家集周圍三座村寨占了為營。

這也是陳韓三事先約定給周知眾駐營的地點,周知眾率部進入之後,也更感覺陳韓三合兵夾擊的用心。

離九裏山預設戰場太近,很可能陣腳未穩就陷入亂戰之中,離得太遠,又有給淮東分而擊之的危險——淮東軍打夜戰的本事很有名,不能不防。所以夾擊之勢要逼得緊。

等周知眾率步卒主力站地陣腳之後,周繁等將率騎兵也稍退,不急於今日就決一死戰。

九裏山西南麓相對開闊,沒有現成的村寨可用來駐營,兩萬步騎收住陣腳耗時也非一時半會。在兩邊都有敵兵逼近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從容的伐木立柵造營,只能以簡陋的圍車為營,束槍為營,以為臨時野營。

天時將晚,夕陽鋪灑在雪地上。劉妙貞戴著青銅面具,騎跨在青黑駿馬之上,身穿兩層厚甲,披著紅色大氅,胯間系腰刀,鞘柄玄黑,在夕陽下有如女武神。

劉妙貞眺望荊馬河南岸的陳韓三所部駐營,而遠處徐州城裏有煙柱燃起,徐州城防給陳韓三控制在手裏,給困在楚王府的張玉伯、柳西林等只能隔段時間燃堆火升煙,告訴城外城中的情形還沒有脫離控制。

即使陳韓三主力在城外給打潰,其殘部猶有退守徐州城的可能,楚王府就是確保最終能順利奪下徐州城最重要的部署。但九裏山戰事的進展要不能有如預期那般發展,劉妙貞最終要不能保證殲滅敵主力,只能且戰且退,從徐州外圍撤離的話,那陷在楚王府的張玉伯、柳西林等人則是必死之地。

在這種情況,柳西林還是主動請纓,陪張玉伯返回徐州城。柳西林此前在徐州任職有一年多時間才隨顧悟塵北上,對徐州也有感情,不想看到徐州城給陳韓三糟蹋了。

劉妙貞與身邊周普、李良等將說道:“陳韓三所部主力果然是出來了!”

誘出來還不夠,現在三支兵馬粘得很緊,劉妙貞率部打周知眾,後路會給陳韓三攻擊;率部打荊馬河南岸的陳韓三,後路會給周知眾攻擊,要沒有有效隔絕周知眾與陳韓三所部的手段,就處於絕對的劣勢之中。

“最好是能將他們誘到荊馬河北岸來,一個勁壓著他們的陣腳往後退,這時候河冰哢嚓破開,那才好玩!”李良唾手而道,舌頭舔著嘴唇,饞得恨不得立即將陳韓三所部進入荊馬河南岸的萬余兵馬立時吃下去。

“今夜他不敢渡河來襲營,明日必會與周知眾夾擊我軍!”劉妙貞說道:“到時還愁他不越河來?只是時機未必能這麽湊巧,到時候怎麽打,還要依勢而為,不能拘泥。”

雖說資格,自然是周普最老,但林縛約定劉妙貞為主將,而劉妙貞隨兄征戰天下數年,善戰之名也天下有聞,慣於領兵打前陣的周普自然也不會跟劉妙貞爭什麽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