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三十七章 叛(第2/2頁)

看著孫壯率眾如大錐展開疾刺而來,周繁眉頭大蹙,這形勢還沒有容他觀望一二,淮東趕到九裏山南的兵馬就擺開決一生死的勢態,叫他委實難下決斷——其部若靜止不動,雖有機會先射一輪箭雨,但一輪箭雨過後,必然會給淮東騎兵高速撞入陣中掩殺;避走也是不行,若不想以騎陣對沖騎陣,當作兩隊展開,避鋒芒而攻側翼……

周繁雖無意冒失決戰,而接近徐州城的道路給擋了個結實,除非掉頭逃走,形勢便由不得他,當下與副手分作兩隊,抽打使戰馬奔跑起來,對殺而來。

孫壯所率騎隊展開貌似是最利沖鋒的錐形陣,但實際上略有不同。

孫壯武勇過人,慣於率數十或百余精騎當先橫沖直撞,也是整個錐形騎陣的錐頭部位。與傳統錐形陣不同的是,孫壯與百余精騎為錐頭,但在展開的過程當中,錐體部分會稍稍滯後,待兩軍接戰,就會留出相當可觀的空當來,以供後軍變化陣形,以應對戰局的變化。

看著敵騎分作兩隊,孫壯率百余騎橫沖直撞不作變化外,其後陣卻在兩名騎將的率領下,分作兩隊往左右奔馳展開,就形成以兩翼接兩翼的戰局。而孫壯所率的錐頭百余騎,則能靈活專打敵騎一隊的側翼。

蹄踏雪飛,踩得雪粒飛揚迷眼,眨眼間的工夫,數千騎就纏殺在一起……

淮東騎兵在淮陽以北,與燕胡前哨遊騎多次接戰,人數雖少,戰力之精銳,早就是有目共睹。

清晨薄霧漸散開,陳韓三站在城頭,眺望著九裏山西南麓的戰場。

周知眾所派前翼騎將這時候沒有決一死生的狠決,初接戰就有退縮之意,兩軍撞在一處,周知眾所部前翼就斷成數截,廝殺片刻,便告不支,分散著節節後退,欲擺脫糾纏,脫離九裏山西南麓的戰場。

孫壯打得太猛太快,雖說陳韓三在城門洞下早就備好麾下僅有的兩千騎兵隨時準備出戰,但在他下決斷之前,周知眾所遣前翼騎兵就已經都有脫離戰場之意,他這時候派兵出戰,會很不巧給孫壯回過身來打個正著……

再者,紅襖女親率主力離九裏山還有二十余裏,陳韓三也擔心出戰太早,紅襖女會率部往蕭縣境內收縮。

叫人奇怪的,淮陽離徐州也就百十裏路程,紅襖女所率主力卻裹脅近千車輜重而來,這擺明的架式要依托九裏山駐下大營。而孫壯初進入九裏山就打得如此堅決,同樣叫陳韓三疑心大起。

陳韓三看向馬臻:“似乎淮東軍根本無意我部出城與他們配合作戰,看來將計就計沒成啊!”

馬臻也是眉頭大蹙,疑惑說道:“隨紅襖女出淮陽的兵馬不會超過兩萬,淮東以兩萬兵馬進入徐州,難不成還有把握吃死我們?”

“且不管如何,不可拖延到紅襖女兵臨城下再做決斷!”陳韓三也是光棍一個,見機不對,就決定立時派兵出城先戰孫壯,讓周知眾曉得他投燕之心不易,不能讓周知眾給孫壯這千余騎奔殺沖決嚇退,到那時,他就會陷入進退失據的被動。

陳韓三與諸部將走下城樓,在北城門內側,兩千騎兵正集結待命,但陳韓三還沒有在普通部眾跟前明確投燕之心。他登上高台,高聲喝問:“諸兒郎隨我受朝廷招安,守徐州兩年來,未出過半點差池,但吃的比他娘的差,喝的比他娘的稀,拿的比他娘的少,簡直就是後娘養的還不如,諸兒郎,你們心裏委不委屈?”

“委屈!”騎隊裏有部將早知陳韓三率眾投燕的心思,發聲鼓動眾將卒附和陳韓三。

“我們與淮東本為友軍,然而數年來,淮東戒防我們如大敵,這趟我本決意與淮東協力殺敵,但他娘的淮東軍來,不打一聲招呼,就將我們撇在一旁,說起來,打心眼裏就瞧我們,諸兒郎,心裏好不好受?”

“不好受!”

“有些老兄弟跟我有十數年,大家情同手足,吃香喝辣,只要有我陳韓三一份,也斷不會虧待你們。諸兒郎,且說這些年來,我陳韓三有沒有虧待過你們?”

“未曾。”

“有一條錦繡大道鋪在前面,踏上去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我陳韓三不敢獨享,諸兒郎,你們跟不跟我走?”

“隨大帥赴湯蹈火,在死不辭,榮則同榮,死則同穴!”

不僅城下兩千余騎齊聲應喝,城上城下的其他守軍,也一起跟著嚷嚷,這作勢就是要一起反了。

“諸兒郎,爾等今日便隨我反出越朝,先打敗淮東軍好作那投名狀,投效大燕,換錦繡前程!”陳韓三拔出腰刀指著城頭高竿,喝道:“換旗!”

掌旗官聞令則降下“大越徐州制置使陳”的大旗,換上一面繡著的“大燕南征歸義前軍都統陳”字樣的玄黑狼頭戰旗。

這戰旗換好,陳韓三便下令兩千騎兵出城而戰,哪怕將劉妙貞所部主力驚走,也要先穩妥的將周知眾所部迎進徐州城來,共同抵抗淮東軍可能隨後趕來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