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二十六章 歸心(第2/2頁)

楊釋、柳西林聽顧嗣元這麽說,恭恭敬敬地移到他面前叩了一個頭。

顧嗣元跪直身子,將他們攙起來,說道:“我虧欠你們太多……”

從此之後,楊、柳二人便不再算顧氏的家臣,身為淮東之將臣,與顧嗣元便以同僚相處,叩頭之禮便算是一個了結。

隔日,江寧的詔函便到崇州,顧悟塵追謚“忠靖”,追封東閣大學士,開府儀同三司,東陽伯。顧嗣元降一等襲爵,封石梁伯,升授正五品中散大夫。湯顧氏特賜一品誥命夫人。

顧嗣元要先去江寧復旨謝恩,才能再回東陽湖塘為父親立冢,楊樸、馬朝的遺骸就在紫瑯山北麓擇了一處墓地下葬。

湯顧氏身子不好,顧嗣元之妻杜氏就帶著兒子留在崇州,照顧湯顧氏,包括杜氏宗族上百人也都在崇州安頓下來。

林林總總的事情,直到十月上旬才理出一個頭緒。也是到十月初二,江寧傳來詔函,召淮東從淮泗出兵,從沂南接援東平,也正式同意以汴水為線,將淮陽以北,汴水以東的區域,除去濟寧、曹州等地外,統統劃入淮東的防區。

※※※※※※※※※※※※※※※※

十月初二,林縛在東衙靜觀堂召見高麗海陽甄氏特使,甄封之子甄啟泰,東州羈縻都督府遲胄之子遲元吉,儋羅王世子李繼等人。

六月中旬以後,山東的局勢就日益緊張,淮東當時兵力也是捉襟見肘,林縛被迫從海東抽調兵馬,組成一路偏師,趕到登州外圍應急。

登州之事過後,淮東在海東的部署自然也不能再掩人耳目了。

江寧也是到這時,才較為清晰地認識到林縛經營海東已經有數年之久,並且根基之深,已遠超他人想象。不僅在儋羅島借地築濟州城,還與扶桑的大藩國佐賀氏、近鄉氏以及高麗海陵的甄氏與淮東結成攻守同盟,儋羅國以及東州羈縻都督府則實際成為淮東在海東的外圍勢力,這次更是直接出兵參與登州的戰事。

在當前的形勢下,江寧只能默認這樣的事實,在十月初二的詔函裏,將海東藩國事務一並歸入淮東制置使司管轄。

甄封這次派其子甄啟泰為特使前來淮東,也是來謀求淮東的支持,去奪取高麗王權。

林縛自然希望甄氏擴大在高麗的戰事規模,以有限的削弱高麗對燕胡的軍事支持,只是甄氏眼下所擁有的實力還略弱一些。

甄氏眼下占據海陽一郡,轄口約五十余萬,擁兵三萬有余,其所要面對的高麗王族李氏及暫攝高麗王政的國相左靖,雖然說貪腐無能,治政混亂,對外又屈於燕胡,惹得國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軍民離心,但所轄土地、人口、兵卒等資源,都是甄氏的數倍之多。對甄氏的支持若僅僅局限於戰略物資交換上,很難在短時間裏將高麗完全卷入戰事之中,也就很難達到削弱燕胡從高麗獲得軍事資源支持的目的。

林縛一是支持佐賀氏、近鄉氏從東側對高麗半島東海岸的山南等郡直接用兵,作為交換條件,除戰爭掠奪所得外,甄氏在取得高麗統治權之後,承諾將對馬島永遠歸還給佐賀氏。第二個,林縛欲以濟州兵馬為基礎,聯合儋羅國、東州羈縻都督府的兵力,組建海東聯合行營軍,將兵力擴大到一萬兩千到一萬八千人,由淮東與甄氏共同承擔軍資給養,進襲高麗半島西岸的漢陽等郡——以此形成高麗戰場三線用兵的形勢,不僅要確保高麗無法再支持燕胡以軍資物資,更要將高麗水師釘在半島西岸無法動彈。

考慮到東州羈縻都督府及儋羅國的人口資源有限,林縛特許儋羅李家及東州遲家從淮東招募兵勇,確保兩家同時參戰的兵力都能維持在三千人以上。

林縛這次將趙虎調回崇州,由馬一功接替趙虎出任海東行營軍都尉,全權負責淮東在海東地區的防務、戰事以及海東商路的開拓,護航任務。

除了從津海營抽調一旅精銳外,還從工輜營抽調兵馬,確保淮東在海東的戰卒提高到九千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