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章 兒女情長(第2/2頁)

顧盈袖接過話頭,問宋佳:“除了陽信那邊外,青州大多數城池都防禦空虛,很難守住,十七有什麽安排沒有?”想著叔叔跟堂弟在陽信兇多吉少,但怎麽也要將嬸嬸跟嗣元的妻兒接出來,也算是給顧家留個根。

“臨淄失守之後,要是登州鎮不派兵進來,青州諸縣的守軍總數加起來也就數千人的樣子。”宋佳說道:“賊虜只要派出少量騎兵往深入滲透,從青州沿膠萊河南撤的道路就會兇險。眼下只能往沂山撤,楚將軍從陽信南下投淮東,但沒有停留,六月初在昌國跟大人見過面,就又回北面去了。要是老夫人願意往沂山撤,沂山會有接應,只要進了沂山,再到淮東也就簡單一些……”

聽著宋佳介紹,顧盈袖明白過來,青州的局面是徹底的垮了,淮東的布置能接應一部分人逃出來,但還要顧家願意配合才成。要是顧家人念著之前的怨恨,在最後關頭仍一意孤行,不與淮東配合著行事,情勢將更危險。

但是對淮東來說,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顧盈袖心裏想,也許這樣,能讓君薰心裏好受一些,畢竟不是坐在這邊旁觀顧家人去送死。

※※※※※※※※※※※※※※※※

林縛回到東衙,當即就決定將軍情司分設南北兩司,以專門應對南線及北線的軍事情報搜集及分析,分由吳齊與高宗庭兼領。

淮東打算利用沂山接收從山東北部地區撤出的軍民,為免給別人喧賓奪主,需要派一名高級別的將領在沂山坐鎮——而吳齊也習慣潛入敵後工作,故而北司另設副統制主持日常事務。

現在還不知道青州府諸縣的情況,但林縛回到東衙後,就要秦承祖當即再從各部及戰訓學堂抽調兩百名武官,緊急潛入沂山,以應對在山東北部局面崩潰之後軍民大舉逃入沂山的混亂局面。

尋常公廳除主位外,都是兩側貼墻壁一長溜椅子,林縛在東衙日常處置公務的偏廳,已經采用圓桌議事方式,林縛與秦承祖、林夢得、高宗庭、葉君安、孫敬軒、孫敬堂等人圍桌而坐。

“要不要將津海軍調上去?”林縛問道。

即使再抽四十營輜兵裝備兵甲,要形成戰力,也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他手頭就只剩下津海營三旅甲卒能夠調用。

北面雖然才傳來臨淄失守的消息,但整個青州以及東面的登州,兵力都極有限。梁氏父子在西面會有什麽反應,也實難預料。青州境內一片混亂,這也妨礙了情報的搜集跟傳遞,進一步更詳細的情報還要過段時間才會傳回來。但山東北部形勢崩塌,已經是拿肉眼都能看到的事情。

為了能快速打破南線的僵局,林縛考慮是不是將最後這點預備兵力都投進去。

秦承祖、林夢得、高宗庭等人對望了一眼,最終還是林夢得開腔說道:“我與周廣南這次去江寧,淮東在市井街巷之間的聲望大增。但市井聲望越是彰顯,在廟堂之上也越受猜忌——對淮東最具威脅的,除了奢家跟胡虜外,不能輕視江寧了……”

與顧家矛盾再深,彼此還是有底線的,顧悟塵在江寧時,還掌握著江寧水營,故而不需要在崇州留多少衛戍兵力。此時非彼時,照常理,江寧要維持南北防線離不開淮東,但有史以來,自毀長城者數不勝數,淮東在崇州不能沒有衛戍兵力,這差不多是林夢得等人所形成的共識。

再說了,不管情勢有多危急,盡可能掌握一部分預備兵力,是最基本的軍事原則。

林縛輕嘆了一口氣,也曉得還不是將最後一點預備兵力用出去的時機,也只能看南北兩線形勢發展再作打算了。

這會兒侍衛進來稟報:“永昌侯爺投來帖子,要見大人……”

林縛接過拜帖,丟到桌上,看向兩邊諸人,說道:“元歸政這時候來崇州做什麽?”

“或許他早就來了崇州,只是臨淄失陷的消息才迫使他現身與淮東接觸……”高宗庭猜測到。

崇州畢竟還屬朝廷治地,林縛既沒有限制民眾進出崇州的心思,也沒有這個精力。梁太後及海陵王元鑒武那邊,林縛也僅僅是派兵守衛王府,沒有軟禁跟監視的心思,也沒有這個必要。江寧七月上旬就議論起請太後還朝的事情,元歸政悄然進入崇州,也不是那麽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