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七十二章 防線四不像(第2/3頁)

但事情走到這一步,爭執、勸說已經沒有意義,還不如抓緊時間讓顧嗣元在青州多做些準備,不至於將來敗得太慘。顧嗣元在青州能撐得越久,對淮東也越有利。

所謂的政治,大概就是因妥協而存在的吧。

※※※※※※※※※※※※※※※※

顧嗣元、趙勤民原以為還要多費一番口舌,沒想到踏進崇州城起,林夢得或林縛就沒有流露出不支持的態度來。

趙勤民也暗暗郁悶,莫要讓顧嗣元錯以為是他在背地裏搬弄是非才好。心裏又想林縛能轉變態度,多半是因為顧悟塵、顧嗣元態度強硬使淮東不得不低頭。

用過宴,顧君薰抱著女兒就先離開了,林縛請顧嗣元、楊樸、趙勤民等人到東衙談事情。

從地勢上,青州偏於東側,占了濟南、平原以及山東西部,南部的梁家在外側。只要梁家不垮,青州是安全的,這也是顧悟塵、顧嗣元忽視守青州風險的一個因素。

要想青州支撐的時間長一些,推行新政已經來不及了,推行新政只能讓地方豪紳勢力也站到顧嗣元等人的對立面前,加劇青州的不穩定因素。當務之急是提高新組建的青州軍的戰力。

崇州的兵甲制造能力已經超過江寧工部一大截,但仍遠遠不能滿足淮東軍自身擴軍所需,即使能擠出一部分來,也是要暗中支援紅襖軍——林縛不能置淮東的根本利益於不顧,但支援青州十數萬斤的鐵料不成問題,需要青州自行組織工匠打造槍矛刀械及箭矢。

當然了,顧嗣元更需要淮東支持跟聲援,以確保能有更多的兩淮鹽銀能給青州所用。

津海糧道斷了,江東郡的折漕銀基本上都給各府截留了。也許在擁立新帝之後,折漕銀會有別的說法,但江寧此時能用來在河淮建立防禦東胡人南下防線的,主要就是節省下來的兩淮鹽銀了。

淮東處於河淮防線的內側,吞了折漕銀,原則上就不能再對兩淮鹽銀伸手,不然就會顯得過於貪心,在道義上處於被動,也會引來其他勢力的聯合壓制。

淮東對兩淮鹽銀分文不取,就有立場支持青州多分兩淮鹽銀。

當然,青州要想分得兩淮鹽銀,就不能躲到梁家背後。

這幾天來,幾乎每天有信使往來江寧與崇州之間,就河淮防線的問題反復詢問淮東的意見。

梁家也有守中原的心思,但梁家早前過於貪心,其勢力不僅包括山東西部及南部地區,其次子梁成翼還以河中府為根基,西拒潼關,沿黃河東進,控制沁陽、鶴壁、濮陽等地區,要不是時間太短,梁家還會在陳芝虎北調後,將觸手向河南縱深滲透。

從河中府到濟南府、平原府以及到更東面的臨淄,直線距離就有一千三四百裏寬,包括原中州郡,山東郡的正面。面對的太行山東西兩側,皆有大的出兵通道——濟南、平原、清河等地要擋住從燕冀以及出太行山東南麓而來的敵軍;沁陽、河中等地,要擋住從晉南及太行山西麓的敵軍。僅憑梁家所掌握的六七萬兵馬,想要守住這麽寬的防線,漏洞太大。

更為關鍵的是,梁家控制的區域雖大,但多數地方都遭受到戰事的反復摧殘,防禦軍事潛力極差。即使東胡人在控制燕冀及晉郡後,向南擴張的能力給大幅攤弱,但要想捅穿梁家的防線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江寧及其他勢力,顯然都不想將兩淮鹽銀太多的分給梁家,讓梁家的勢力繼續擴大——梁家也清楚當前的形勢,不想到頭來一無所有——就必須收縮防線,讓出位於防線上的一些地盤來,讓長淮軍、青州軍或其他兵馬進入協防。

面對曹家的威脅,而河中府又是梁家掌握未受戰事破壞較為完整的一個府,梁家死活都不同讓曹家兵馬出潼關進入河中府協防。元歸政在江寧替梁家奔波協調,江寧目前是打算讓陶春率長淮軍主力退守清河、安陽,占據太行山東南麓的地勢,替梁家擋住濟南與河中兩地之間的空當。

在東側,顧悟塵希望梁家讓出臨淄,由顧嗣元率青州軍進入臨淄,進而北控陽信,與梁家在濟南、平原府的兵馬,共同承擔來自燕南敵軍的壓力。

當然,無論是淮東還是江寧,都想能調陳韓三北上。奈何陳韓三在徐州稱病,只苦訴錢糧不足,霸占著徐州不走,誰也奈何不了他。在這關頭,誰都不敢將陳韓三逼反了,只能任由他去。

十數日來緊急磋商,差不多形成梁成翼守河中、沁陽西線,陶春守清河、安陽中路,梁成沖守平原、濟南中東路,顧嗣元守陽信、臨淄東路,沿黃河構築第一道防線的方案。在這道防線上,以魯國公梁習總督軍務防事。

河淮無險可守,除第一道防線外,江寧還打算在淮河北岸構築第二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