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四十八章 信傳浙南(第2/2頁)

“幸好在知道浙東遇襲的消息後,趕在今天將永嘉城攻下,不然形勢真難想象!”秦子檀背脊都出了一身冷汗,“樂清那邊暫時顧及不到,外圍監視兵力也要撤回來。不過要防備淮東軍以樂清為據點,大規模奔襲浙南,分散於沿海屯寨的兵力就需要立即向甌海、永嘉等城集中,防備給淮東軍各個擊破!梧埏、天水兩寨需重兵防守,浙南的防守更是要以永嘉為中心……”

不僅明州府的防守兵力分散各寨,浙東水師此時也正分散襲擾杭州、嘉興等地,給攻打富陽創造有利條件,浙東水師在淮東的突襲下,能保存多少實力,還不得而知。一旦浙東水師覆滅……

想到這裏,秦子檀忍不住輕拍痛得厲害的腦袋,希望大公子千萬不要愚蠢到倉促從富陽派浙東水師去救明州府。

在錢江上遊保存部分浙東水師戰力,至少能將淮東水師的主力牽制在錢江一線不敢立時南下,給浙南、閩中調整部署贏得一些關鍵的時間。雖說浙南有精銳及地方投附軍約兩萬兵馬,但近有半數都分散沿海屯寨,集結需要時間。

封鎖永嘉江的江障,主要集中在梧埏、天水兩寨之間,守住梧埏、天水兩寨,就是不給淮東軍登岸清除江障的機會,這樣就能防止淮東軍借水師戰船沿永嘉江繞過甌海城西進打擊浙南腹地。

給浙南抵抗軍占領的樂清與永嘉同在江北岸,更為重要的,永嘉所處的楠溪江,是北上穿過括蒼山、天台山連接會稽,明州兩府的東線通道。一旦永嘉失守,浙南要與會稽、明州兩府聯系,就要從浙西繞一個大圈。

永嘉城與甌海城雖說是隔江相望,但在戰略形勢上,永嘉要比甌海重要得多。這也是在以陸路,內河水道為主要交通形勢的當世,永嘉府要將府治設於地形狹迫的永嘉縣,而不設於地形開闊的甌海縣的重要原因。

“甌海、永嘉再設江障,爭取在甌海以西的永嘉江水道上架設一座棧橋,將甌海與永嘉銜接起來。”奢飛虎腦筋從初得消息的震驚中開始活絡起來,順著秦子檀的思路補充,吩咐身邊一名身材魁梧的將領,說道:“溫校尉,我率兵馬援浙東,任子檀為浙南都督府留守,你率兵馬協助子檀……”

“城內俘軍如何處置?”作為浙閩軍的嫡系將領,溫庭瑞的能力與忠心都值得信任,他問道。

“殺。”奢飛虎這時候已經不能去考慮收復樂清的問題了,他首先要保證震懾住浙南地方勢力不生亂子,兇惡的下令道:“俘軍殺,城中俘軍家屬也殺!這事你聽子檀小心處置,這邊不能再生亂子。”

永嘉城軍民不過萬余人,將家屬也殺光,只怕最後只能有一兩千人能活下來。

秦子檀倒不會為永嘉軍民可憐,戰爭所帶來的殺戮與殘酷鎮壓都是尋常事,他在考慮奢飛虎親自率部馳援浙東的事情,說道:“大公子派援兵應比我們早一線,會稽離富陽近,應不會馳援不及時。但明州府的防禦部署過於分散,即便是明州府城能不能守住三天,都很難預料。而淮東進入明州府後的兵馬擴張及滲透,也不能提前知曉。都督率部馳援浙東,是當然之舉,但是都督進浙東之後,能爭先一步占得嵊州,就不宜再貿然進軍了……”

嵊州位於曹娥江的上遊,屬明州府,東鄰奉化、余姚、寧海,西連諸暨,北接上虞、會稽,是銜接浙東、浙南的陸上要隘之地。奢飛虎從永嘉率部北上馳援,趕到嵊州有三百多裏,最快也要三四天時間。

嵊州形勢上也險峻,同時又深入內陸,淮東軍要先拔除明州府沿海的城寨,向腹地深入的速度不會快,奢飛虎若能搶先一步加強嵊州的防守,而奢飛熊或蘇庭瞻能搶先加強會稽的防守,至少能將浙東崩壞的形勢遏制在明州府境內。

要大舉反攻,至少也要等摸清楚淮東軍的虛實之後。奢飛虎能從永嘉調走的精銳也就五六千人,要是不加小心,貿然進入明州府腹地馳援,給吃掉的兇險更大一些,那時候不僅浙東形勢危急,連浙南都可能整個的失陷掉。

錢江以南的浙地,兩分田,一分水,七分山,這兩分田主要就集中在明州、會稽等浙東兩府。在奪得浙東之後,浙閩軍的糧餉近一半都是籌措於此,可見浙東對奢家的重要性。

浙東對奢家雖說無比重要,但是淮東奔襲浙東太突然,這時候不能小心應付,一步走錯,很可能就是全局崩潰。

“我省得……”奢飛虎點點頭。

與淮東爭鬥,雖說次次都落於下風,但奢飛虎領兵作戰的經驗要算老成,又與親信商議片刻,便將諸將都召進來宣布決定,留秦子檀暫時全權處置浙南的事務,他當夜就從永嘉率五千精銳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