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二十三章 雪夜話淮王(第2/2頁)

顧悟塵這時候絕對不會支持林縛割據淮東的——這也是顧悟塵這次不支持林縛強取海陵知府的根本原因。

顧悟塵身為江寧兵部侍郎,他的權勢直接來自於大越朝廷體系之內,便是江寧水營,他完全不可能依靠楊釋一人就掌握之。整體上,江寧水營還是忠於元氏朝廷的一支武力。

便是顧嗣元、陳元亮等人在青州有些勢力,也過於薄弱、分散,眼前只能借著朝廷的大義,將梁家的觸手擋在青州之外。真要有什麽野心,青州內部就會先暴露出很多致命的矛盾出來。

林庭立雖然對東陽軍的控制力很強,但林庭立本人沒有什麽特別大的野心,包括林續文在內,他們現階段都不會支持林縛割據淮東,與元氏朝廷尖銳對立。

在林夢得等人看來,唯有元氏朝廷頃刻間崩潰掉,顧悟塵、林庭立、林續文等人都失去效忠的對象,各自手裏掌握的勢力才有可能以淮東為核心聚攏……

當然,要做到這點很難,就算燕京給東虜攻破,這邊還可以立寧王為新帝,元氏的正統一時間還不會斷絕掉。趙勤民這時候突然提出“淮東王”這個刺眼的字眼,哪能令林夢得不警惕?

這世道便是如此,劉庭州百般刁難淮東,淮東諸人反而認為他有氣節——孫壯身在淮東,暗中與紅襖女勾結,淮東諸人也假裝看不見,反而認為他知忠義。便如張玉伯、趙舒翰等人,都不是很贊同淮東的做法,也都遊離在淮東體系之外,但淮東諸人與他們的關系也甚為密切。

與淮東的關系不談,但趙勤民對顧悟塵還是能做到忠心耿耿的,但他有改投門庭的前例,淮東諸人反而待他冷淡。

“這倒不假……”趙勤民哈哈一笑。

林夢得商賈出身,早年就替林家在江寧獨當一面,早就是成精的人物,才會給林縛如此倚重,他也沒有指望從林夢得嘴裏挖出些什麽來。

這會兒有快騎接近,聽著外圍的喝答聲,是從建陵過來送塘抄的驛騎——林夢得在淮東地位特殊,除了保證他與林縛隨時保持聯絡之外,還會證他能知道最新的局勢變化,有什麽塘抄,都會有專人送到他手裏。

林夢得隔窗接過騎衛遞進來的塘抄,借著車窗外的馬燈看過,微微一嘆:“江寧決定從浙北調兵馬進當塗……陳芝虎兵馬南下,封鎖紅襖叛軍西逃的道路……”這樣的消息倒不用瞞過趙勤民,林夢得將從建陵遞來的塘抄遞給他看。

趙勤民接過塘抄,借著馬燈閱看。在塘抄的邊白上,有人拿炭筆批注。趙勤民認得是林縛的字跡,比起塘抄所載內容,他更認真地看林縛的批注。

“受遼西影響,江寧諸公心態也輕狂起來。如此調動,是妄圖在薊軍北進犯遼陽之時,一舉解決淮泗形勢。然而進退已無度,或致惡果……”

趙勤民細思,倒是認同林縛的這個判斷。

之前,羅獻成率兵南下,江寧倉促間調陶春分兵守廬州,防備長樂匪東竄,又調江寧水營駐守采石,完全是守勢,防止江東西線形勢惡化,甚至在淮陽西面打開缺口,誘紅襖匪西逃再打擊之……

這時候調浙北軍西進當塗——明顯是看到奢家重兵集結西線,而東線又受到淮東軍的嚴重襲擊,浙北軍面臨的壓力減到最低,所以才調浙北軍當頭鎮住羅獻成東竄或南下之勢。又令陳芝虎封鎖紅襖匪出淮陽西逃的道路,接下來一步很可能就是再調陶春率長淮軍北進,將紅襖匪徹底的困在淮陽城裏,予以殲滅。

長淮軍調來調去,江寧在兵力部署是有些手忙腳亂。但趙勤民不認為這是進退失度,輕狂冒進的表現——他認為這恰恰是受遼西大捷的鼓舞,江寧諸公心裏又起鬥志。

兵力如此調整,是更利於進攻,以前則是太保守了些。至少相比較淮東最初建議調江寧水營西進封鎖長樂匪渡江的可能,江寧此時的兵力調整還是保守的。

不過這些批注都是林縛所寫,趙勤民知道林縛在淮東諸人心裏是什麽威望,他不會在林夢得面前說林縛的不是,反而順著批注的口氣說道:“倒是有些亂啊!”

林夢得一時也沒有聽出趙勤民的好歹話,感慨的應道:“是啊。”

除非能做到非常的迅捷,就像淮東水師南下奔襲,在短短三五天內,兵鋒就直指閩江口,才能令奢家措手不及,不然的話,上萬人的兵馬調動,很難瞞過敵人的眼線。

就算好些人看不到遼西可能存在的惡劣後果,但就正常的戰略選擇,南線這時候更應該以靜制動,保持原先的策略不變。遼西松城一役,使好些人的心態都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絕不是什麽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