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七十二章 昔日童子(第2/3頁)

胡大海愣了一下,心想林縛這是要往鹽瀆縣裏摻沙子,哪裏肯應承下來?忙推脫道:“縣裏吏員選派,府裏及郡司都有規矩,下官可做不了主。再者,縣裏胥吏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也不需要更多的人。”

“郡司的規矩我懂。”林縛說道:“我給鹽瀆推薦的吏員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不會給你做難。鹽瀆縣裏的吏員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我也懂,不過鹽瀆縣這些年來,有許多新派生的事物,沒有專人管轄,很多工作做的很不到位!我也是好脾氣,有些事情看在眼裏沒有說出來。就這修扞海堤一事,鹽瀆縣究竟提供了多少幫助,胡大人心裏可有沒有底?”

給林縛的眼睛冷森森的盯著,大暑天裏,胡大海都覺得身上冷颼颼的,嘴裏囁嚅著,下意識的看了董文彪一眼,董文彪卻將眼睛睃向別處,胡大海就覺得壞事了。

林縛說道:“董大人覺得建陵縣有必要選用些新的吏員推進工作,我才想到鹽瀆縣也許有這方面的需要!你要是覺得鹽瀆縣一定能將工作做好,我也不會強行塞人進去!”

胡大海見林縛將話說得這麽赤裸裸,如此生硬,也不肯當面頂撞,心裏將沒骨氣的董文彪的祖宗十八輩都操上了,只有硬著頭皮說道:“大人能派人指點鹽瀆的工作,下官求之不得!”只盼望劉庭州那邊骨氣硬一些,將林縛擋回去。

心裏又想,林縛除了會提拔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苦哈哈外,哪裏會有多少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舉子甘心給他所用?即使給硬塞一兩人進來,晾一邊就是。

胡大海心裏什麽心思,林縛又有什麽難猜透的?說道:“既然胡大人沒有意見。”側頭喊坐在邊上抄錄文案的一名青年,“藝成,你過來拜見胡大人。我推薦去你鹽瀆縣任攢典,軍司跟鹽瀆之間有什麽事情,你就居中跑個腿,不要讓胡大人費心!”

“羅藝成拜見知縣大人!”羅藝成擱下手中筆,走過來給胡大海長揖施禮!

“藝成去年到江寧應試,列第三十七名,要比我有出息,還望胡大人多多提攜!”林縛說道。

“好說,好說!”胡大海都快哭了出來。

攢典是吏員裏最末一等,一般說來無關緊要得很,胡大海堂堂知縣,又怎麽可能會怕一個攢典?但林縛明確說了羅藝成代表淮東軍司進鹽瀆縣衙,這根刺就直接紮到胡大海的心頭肉上。

林縛又跟建陵知縣董文彪說道:“推薦給建陵縣的吏員唐希泰,是個秀才子,今日有事恰好不在延清。隔天,我讓他直接去建陵縣找董大人您去……”

“下官在建陵縣恭候。”董文彪說道。

知道林縛嘴上說是推薦,實際是直接幹涉諸府縣的人事。當然了,府縣也可以堅決抵制,但對他個人來說,跟林縛頂著幹,又有什麽好處?

建陵知縣董文彪還看不到林縛給建陵縣推薦的吏員唐希泰長什麽樣子,便站在一旁觀看這個要去鹽瀆縣當攢典的羅藝成。

羅藝成年歲不大,看上去頂多也就二十歲左右,削瘦的臉卻透出一股子幹練的銳氣來。皮膚黝黑,身子壯實,不像一般讀書人那麽文弱,手指又粗大,手掌都有老繭。穿著對襟短衫,剛才從外面走進來,還滿身泥土,初看還以為是農家子弟。等羅藝成坐下來當抄錄,董文彪才發現他端的寫了一手好字,這時候林縛說他去年鄉試列第三十七名,也由不得董文彪不信。

林縛弱冠之年就名揚天下,本要算不世出的才華跟機遇。如今林縛隨便拉一個弱冠青年出來,便有幹練能吏的氣度,還真叫董文彪吃驚,心裏暗想,胡大海想要糊弄這個羅藝成,怕是不容易!也不曉得唐希泰是什麽樣的角色。

羅藝成實際遠沒到弱冠之年,上個月才滿十八歲,是當年崇州童子案給擄走的三十童子之一,是香樟裏羅家的子侄。這些年經歷了這些坷坎,又在林縛、傅青河身邊學習,耳濡目染,要遠比同齡人成熟,其見識跟學問,也豈是那些同科中舉的士子們能相比的?

林縛看著身前的羅藝成,以及身後在軍情司任指揮參軍的陳恩澤,心裏感慨萬分。

當年的縣學童子,如今也陸續成年,結親成家的就有七人。年紀最小的,也有十七歲了,陳恩澤都生有女兒了。

前年崇州童子案真相大白於世後,林縛都讓二十九名童子歸家自選出路,不過陸陸續續的,都加入淮東軍司,或入軍營,或補為吏員,或暫為見習。

科考以儒學為宗,林縛雖推崇雜學匠術,但也考慮到有些事情需要循序漸進,也鼓勵淮東軍司的吏員參考科考獲取功名,以減弱士子清流對淮東軍司的敵視跟抵制。趕上去年鄉試,當年的縣學童子就有三人獲得舉人功名,通過府試遴選的童子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