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七十一章 加快步伐(第2/3頁)

“羅獻成好奇襲,很少打硬仗,這也是前年安帥率部進淮泗,他龜縮在壽州不前的原因。”張苟除了對皇覺義軍舊部還有割舍不掉的情義外,對其他路流民軍就沒有什麽情份,他調整心態後,也盡心為淮東獻計獻策,說話不再有什麽保留,“荊湖的官兵在隨州給羅獻成擊敗後,都集結在荊州、京山、江夏一線,嚴陣以待,羅獻成去江夏拔這顆鐵釘子的可能性很少……”

“不是去打江夏的話,那就是要繞過江夏去蘄春,準備渡江去江西!”秦承祖說道。

張苟曾為流民軍的核心將領,早年跟過老帥楊全,他對流民軍將帥的認識,要比淮東諸人都深刻,秦承祖等人都傾向接受張苟對羅獻成這個人的判斷。

隨林縛南下的隊伍裏,除了兩百余侍衛,僅有秦承祖、吳齊、張苟、陳恩澤等人相隨,周普率騎營暫駐泗陽寨,防備孫壯有什麽異動!

“我也以為如此。”張苟見秦承祖也支持他的看法,倒更放得開一些,大膽地推測道:“前年奢家就派人勸安帥率兵南進,安帥沒有理會,說不定今年又派人去蠱惑羅獻成了!”

“陳芝虎在河南打得太兇殘,使羅獻成在襄陽如坐針氈,他要避開陳芝虎的鋒芒,除了率部南逃之外,倒沒有別的出路了!”秦承祖說道:“只是他在柏桐山一帶有二三十萬人馬,想要從容帶出去,可不容易!二三十萬人馬想要渡江,更不可能!”

“他可能會將雜部繼續留在柏桐山一帶。”林縛這時候才蹙著眉頭說話,“他率精銳跳出包圍圈,能在南線打開形勢最好,打不開形勢,他還能退回柏桐山附近,不至於徹底傷了元氣!”

“為今之計,除了通知荊湖、江西兩郡小心應對外,就只能建議顧大人調江寧水營一部進駐安慶應變。”秦承祖說道:“崇州這邊要不要加大囤糧的規模?”

“再加大規模,壓力就太大了。夢得叔頭發都白了一半,還是讓他頭上的少許黑發再多留兩年吧。”林縛話說得俏皮,臉上憂色不減,“淮東錢莊才剛剛成立,這時候就以軍司的名義,直接支借大筆銀錢,不能算好開頭,還是等一等好!”

“也許我們現在就應該從海東地區籌措米糧以補不足,在濟州時,可不覺得北九州的稻米比江淮的粳米差啊!”陳恩澤說道。

“這個是要馬上進行。”林縛點點頭,看到張苟手裏拿著紙筆,說道:“你替我將這事記下來,回崇州後把相關人等找來商議!除了淮東積極提高糧產之外,能大量輸入米糧的地區,也就海東了。海東行營那邊,還是要加人!”

張苟依著馬鞍,將林縛的話抄錄下來。

他也是正式授了武職之後,才接觸到淮東的核心機密。

他以往讀書倒是聽說過海東這個地名,但完全不知道海東位在何方。看到東海全疆域圖時,張苟才嚇了一跳,坐海船從崇州去濟州,去九州島,去高麗,不比從崇州逆流去江寧費事,也越發想坐海船去濟州、東州、九州看一看。

這段時間來,除了讀進各種雜書,張苟也實地的將淮安大地踏走了一遍,對淮安地形的認識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這是以前的他遠遠做不到的。

整個淮東地形是一個伸展出去的斜三角,淮安、海陵兩府位於斜邊上。從戰略地理位置上來說,維揚府(也就是後世的揚州)才是淮東三角的核心。

另外,維揚府也是淮東地區開發最成熟的區域。即使不考慮鹽鐵司設治於維揚的因素,維揚府一府六縣的田賦,就抵得上淮安、海陵兩府十一縣的總和。這也是在淮泗戰事後期,朝廷在不得不將淮東制置使的官位授給林縛,卻又將維揚府從淮東軍司單獨列出來的主要原因。

從兵事上來說,占據整個淮東,還有成事的可能。但給挖去維揚府之後,整個淮東斜三角就缺了一塊,根基弱了一半不止,幾乎沒有發展空間可言。

淮東軍鋒芒甚銳,可以說是近年來的天下第一強軍,但到天下大亂時,又有多少人會認為林縛能憑借淮安、海陵兩府成就大事?

張苟以往也認為淮東的勝算太小,直到他看到將整個海東地區都標注進去的東海全疆域圖時,才知道他的眼光在制置使面前是何等的狹窄!

江東誰又能想到,淮東在海東地區的駐軍就超過四千人,此外還移有一千余民戶過去!

淮東缺少的只是時間罷了。

在張苟抄寫時,林縛邊想邊跟秦承祖說道:“這天看來是快要變了,淮東的步伐要加大一些了——七堡屯寨的新編戶,就直接入黃冊,從戰訓學堂選一些人出來,編為裏甲。你覺得如何?”

“可以,即使黃冊的秘密這時候泄漏出去,也算不上多少大的事情了,有些事情也不僅淮東一家在做。”秦承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