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六十五章 買路錢(第2/2頁)

藩鼎看向元歸政,最終的數目怎麽定,還要他來拿主意。

“二十萬石粳米總是有的……”元歸政說道。

“我也不虧侯爺的。”林縛說道:“侯爺在崇州交給我二十萬石粳米,那我就在津海給侯爺領四萬石粳米走!”

藩鼎暗感林縛心好黑,二十萬石粳米,他張口竟然吃掉八成!

“三十萬石呢?”元歸政不動聲色地問道。

“六萬石!”林縛說道:“不能再多了,津海我大哥那裏,也要分潤。再說整條線的運力有限得很,戶部每年二百四十萬石的漕糧是必須保證的,要擠出六萬石來不容易啊!”

“在津海能多快支取到糧食?”元歸政問道。

“崇州這邊米糧入倉,津海那邊就可以同時支取!”林縛說道。

除了按時向戶部的津海倉交運米糧,林續文與孫尚望在津海還額外掌握大量的糧食。這些糧食一部分是糧道運力節余出來的,另外,燕南三府雖然給摧殘得厲害,但河間府,特別是津海縣,生產組織恢復較好,也有些糧食節余下來。

由於京畿米市給張協及戶部官員控制著,林續文與孫尚望在津海額外掌握大量的糧食,主要也是用來調節津海糧道的運力。另外也是有備無患,從裏面撥六萬石米糧給後黨,問題不會很大。

只要後黨能扒開張協及戶部的口子,從京畿米市裏分一杯羹,六萬石米糧,能讓他們獲利不少。即使獲利會有相當一部流入梁家,但崇州獲利更多。這筆買賣做成,崇州米糧儲備能增加三十萬石,又有什麽不可以做的?

崇州這時候也要大規模的儲備物資了,即使處於魚米之鄉,米糧儲備也應維持在百萬石以上,才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好,就照此數來做!”元歸政一錘定音。

藩鼎想想也無奈,整個津海糧道都控制在東陽一系手裏,能拿六萬石米糧進京,換出銀子,應該足夠梁家從濟南府到衛河之間修一條大道出來!屆時走泗水北上,米糧到濟南後走陸路,再通過衛河轉運到京畿,總好過糧道的好處都給東陽一系得去。

談妥事情,元歸政、元錦生、藩鼎便告辭離去,也不說請不請宴的事情,永昌侯府與淮東軍司交往過密,傳出去總不大好聽,元歸政也不想永昌侯府從此就給寧王府盯上。

※※※※※※※※※※※※※※※※

林縛走回東廂院,朝袖手站在窗前,望著外面院的高宗庭,拱拱手說道:“讓高先生久等了。”

“制置使客氣了。”高宗庭說道:“永昌侯爺走了?”

“走了。”林縛說道:“他想從津海取六萬石米糧,我已經應了他。”

“除了交給戶部了的,你在津海還存了多少米糧?”高宗庭問道。

“李兵部要打遼西,我可以再額外供應十萬石糧。”林縛說道:“我本計劃先打下岱山、昌國,將奢家水營壓制在內線,沒有作為。在那之後,靖海水師主力才能脫身北上。李兵部要是能在那之後再打遼西,我至少能在北線壓制高麗水軍,並打擊遼東沿海。如今,我雖然向寧王拋出用兵計劃,但不曉得會不會有人在背後拖淮東的後腳,給奢家通風報信。我想,再順利也要在明年秋後才能將靖海水師主力抽出來。李兵部為什麽不極力阻止陳芝虎南下?這時候只用薊北軍去打遼西太兇險了!”

“李帥又能有什麽善策?”高宗庭郁苦地說道:“李帥雖居兵部尚書之位,然而朝廷諸公,李帥是最後一個知道陳芝虎調令的。李帥進宮勸諫,連皇上的面都沒有見到,皇上讓人問李帥,五年之期過去多久了?就算陳芝虎不南調,李帥今年不打遼西,也要被趕下台去!”

林縛無言以對,他在江寧還處處吃癟,李卓在燕京的處境又怎麽能好?想了片刻,又說道:“既然他們這麽忌諱李兵部掌握兵權,高先生為何不勸李兵部交出兵權?”

“我勸過。”高宗庭痛心疾首地說道:“李帥說他去打遼西,能多些希望,即使敗,退回就是,也不至於撤退傷了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