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四十一章 海東行營(第2/3頁)

雷征明最終選擇投附佐賀家,遲胄也沒有什麽好難過的,畢竟雷征明手下的寇兵要多過東州兵,讓他並入東州,遲胄還擔心會有客大欺主的威脅。

“若非形勢所迫,我知道你不會甘心淪為海盜。”林縛說道:“與其他海寇勢力以劫掠劫生為不同,你有經營南五島的心思。雷征明除了兩千寇兵,除了壹岐島這個海盜窩之外,他還有什麽?南五島除了三營兵馬外,你十數年來,從兩浙、廣南、江淮沿海陸續吸引貧戶兩千余戶充實南五島,這份心思是雷征明遠遠不及你的……”

“什麽事都瞞不過大人的眼睛,遲胄漂泊湖海半輩子,也不願跟隨遲胄這些年的兄弟們,到最終沒有著落,卻撈個身首分屍的下場,所以從遲胄到下面的兄弟,對大人都十分的感激……”遲胄懇切地說道。

之前是懾於淮東軍的威勢以及林縛刻意提拔的恩情,遲胄對林縛懷有敬畏之心,這時候只是心裏深藏的心思給林縛認同,遲胄心裏又是另一番感受。對林縛的稱呼,也從“制置使”改為“大人”了。

看到淮東軍司如此的欣欣向榮,遲胄也有融入淮東的願望。東州之地,說起來大不過一縣,又處群狼環伺之間,只要投附淮東能保遲家富貴,東州之主當不當,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佐賀家的事務,我不便多嘴,東州還是以扶桑人為主,這趟有近兩千戰俘給東州,我希望你能好生安置他們。”林縛也不多說,言盡於此,遲胄能領會最好,不能領會,日後還有手段。

“謝大人提點。”遲胄倒是心有靈犀地回道。

林縛也不管遲胄是真懂還是假懂,海東地區當前的權力格局對淮東最為有利,他還不能直接招攬遲家,岔開去說其他事。

過去十數年,遲胄從內地招附流民以實五島,才不過兩千戶。相比東州境內約一萬六千戶的扶桑人,內地遷戶的所占比例很少。高麗人的兩千青壯戰俘安置好,就相當於往東州境內遷入兩千戶外來移民,在削弱東州地方豪族勢力的同時,事實上也能在相當程度上減弱佐賀氏對松浦、平戶地區的影響。

“我離開海東後,趙虎便是海東行營守護,林景中是濟州巡檢司巡檢,你若有什麽事情,他二人都能替我拿主意!”林縛說道。

“我曉得。”遲胄說道。

為了保證淮東對海東地區的影響力,為了保證淮東對海東商路的壟斷,也為了應對來自高麗的軍事壓力,林縛必然要在海東地區常駐一支精銳戰力。

自三月下旬以來,林縛從親衛營抽四營甲卒,從第二水營抽一營水軍,從騎兵抽一哨披甲輕騎組建海東行營軍,主要駐紮在濟州城,由趙虎出任海東行營守護,總攬淮東在海東地區的軍政事務。

戰前,淮東在濟州駐兵僅有四百人不到,組建海東行營後,駐兵總數將近四千人,擴編近十倍。

遲胄隨後告退,長岬上留下趙虎、林景中陪同林縛看那夕陽。

五六年前,誰能想到上林裏三個毫不起眼的青年,今日竟掌握這些的權勢?

“我明天就回淮東了,這邊就交給你們二人了。”林縛說道:“高麗這步棋,東胡人遲早都會走的,津海糧道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甚至要認真地去考慮燕京被破,東虜鐵騎推進到黃河北岸的情形。海東實是淮東的命脈,你們在這裏一定要謹慎經營!”

趙虎、林景中都覺得肩上壓力不輕,認真地聽林縛詳說經營海東的策略。

“內地不是只有淮東一地能與海東商路相接。”林縛說道:“海東行營除了要嚴厲打擊從閩浙而來海東的私商外,沒有名義公然阻攔從平江府、山東及河間府出海的海船來濟州進行貿易。實則上,我們應該鼓勵他們過來。不過有幾點要特別注意。一是淮東地區輸出的生絲、茶鐵等,都由集雲社進行專營,也許後期可以讓黑水洋船社參與進來,那等到以後再討論。二是從其他地區運來海東販售的生絲、茶鐵,進行三到六成的實物抽分,生絲及絲織品為六成。三是除集雲社與黑水洋船社外,海鹽對其他海商一律實行禁運。四是從海東地區購買的馬匹,一律只允許運往淮東販售。我暫時就想到四點,你們有什麽想法,補充上就是,盡可能一起想周全了,要向海商張榜公告,不要朝令夕改……”

生絲這種高價值的貨物,運往海東地區的利潤最高,差不多有二十倍的厚利。一艘海船裝上四百擔生絲運到九州島,就值十六萬兩銀子。林縛不能費盡心思地打通海東商路之後,卻讓海虞陳氏等勢力從中分得最大的好處。畢竟對陳氏等勢力來說,造海船出海,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戰前海東地區通過海盜、私商貿易,每年從內地大約引入三四千擔的生絲及絲織品,才維持這麽高的價位。海東商品打開之後,不加控制,生絲貿易量很可能會成倍的增長,價格自然也會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