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二十四章 行刺之謀(第2/2頁)

佐賀賴源沉默著不吭聲,臉上陰晴不定。

長崎秀鄉看到佐賀賴源與山下敬吾的神色,確認刺殺非佐賀執政幕後所為,含憤說道:“淮東軍為一個無法證實的罪名,悍然攻打松浦,真可謂漢人所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大人殺秀鄉後,請大人向太宰大人求援,與諸藩國聯兵逐殺淮東軍!”

佐賀賴源也懶得再追究長崎秀鄉棄守松浦的罪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的背後,是絕對實力。

若是淮東軍沒有攻陷松浦城,沒有斷平戶島的後路,直接將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送過來質問,他完全可以派個能說會道的說客去抗辯一番。

按照道理來說,淮東軍也不能拿出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就認定刺殺是佐賀家所為。扶桑諸藩邦間,雖說慣用刺殺手段,但潛入軍營刺殺主將的成功率很低,佐賀賴源還不會為了福江蕞爾小島,就貿然派斥候武士去刺殺林縛。事敗的可能性太大,而且事敗帶來的風險也不是佐賀氏能承擔的。

此時淮東軍悍然攻陷松浦城,斷了平戶島的後路,才將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丟出來,質問刺殺之罪責,佐賀家想要辯解,又拿什麽去辯解?一切不過都是拿實力說話罷了!

“準備船,送我與秀鄉去松浦!”佐賀賴源說道。

長崎秀鄉與左右武士都愣在那裏,沒想到執政會自投敵營去。

山下敬吾也駭然失色,勸道:“大人萬萬不可,敬吾渡海去松浦抗辯即可!”

“我不去,如何能證佐賀氏的清白?”佐賀賴源說道。

“淮東軍拿未經證實的刺殺事,來借題發揮,又怎知他們不是包藏禍心?”山下敬吾勸道:“大人過去,實在太兇險,一旦大人給淮東軍扣下,佐賀家就分崩離析了啊!”

“我若不去,佐賀才真正陷入亡族的險境。”佐賀賴源嘆道:“這十二具斥候武士的屍體假造不了,我一時也看不透是平氏還是近鄉氏所為。但是,你們要明白,我此去松浦,不是要向淮東軍自證清白,而是要向扶桑諸藩國證明佐賀氏的清白!”

山下敬吾愣怔在哪裏,明白執政大人的心思。

即使淮東軍無法明確指證刺殺就是佐賀家所為,佐賀家卻也有洗不脫的最大嫌疑。其他藩國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次刺殺就是佐賀家所為,即使最終都願意為佐賀家的這次“刺殺失敗”承擔出兵責任,也會借機向佐賀家提出苛刻的條件來。

即使佐賀氏統制下的築紫國民,也很可能會給蒙蔽,對佐賀氏貿然行險,興起這樣慘烈的戰事而心懷怨恨,將動搖佐賀氏對築紫國的統治基礎。

淮東軍與高麗人大戰在際,沒有可能偽造出“十二具斥候武士屍體”,作為對佐賀氏開戰的借口,那一定是佐賀氏的敵人——平氏與近鄉氏兩家裏的一家,在幕後策劃了這次蹩腳又高明的刺殺事件。

有平氏、近鄉氏在幕後搗鬼,即使最後能將淮東軍打敗、逐走,佐賀氏都不可能維持當前的地位,築紫國最後給各家平分掉也說不定。

淮東軍若不想兩面開戰,僅僅是因為刺殺事件而對佐賀氏雷霆大怒,沒有比佐賀賴源親自到松浦辯解更有說服力,更能證明佐賀氏的清白了。

即使淮東軍包藏禍心,借刺殺事件對佐賀氏開戰,將佐賀賴源扣下或殺害。諸藩國也會在太宰府的主持下,迅速聯手對抗淮東軍。平氏與近鄉氏等家在戰後也沒有借口來吞並佐賀氏。佐賀賴源雖身死,但佐賀家會有其他人來頂替他的位置。佐賀賴源被扣或被害,都能激起國民的義憤,來對抗淮東軍,來維護佐賀家在築紫的統治。

山下敬吾能明白執政大人自我犧牲的苦心,但此去太過兇險,跪下來抱著他的大腿,不肯松手。

佐賀賴源讓左右將山下敬吾拖開,神色冷峻地說道:“淮東軍若扣押我,你們斷不能因他們拿我的性命相威脅而投降……”

“大人請放心,我們身與平戶,與佐賀家共存亡,絕不辜負大人托付!”山下敬吾與左右武士首領都跪下來發誓效忠。

長崎秀鄉心裏羞愧,恨不得自己能壯烈戰死在松浦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