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十六章 聯兵助伐(第2/3頁)

甄封退守西歸浦城,甚至將仙鹿浦的駐軍都撤了過去。在昨夜水軍殘部給擊潰之後,甄封所部在儋羅島上成了孤軍,只能在西歸浦固守待援。

在當前情勢下,甄封不會輕易投降,守城的意志會很堅決。林縛還無意不計傷亡的去強攻西歸浦城,就算強攻下西歸浦,還會有一系列的麻煩事。

甄封率軍從仙鹿浦登上儋羅島,才六七天的時間,除了西歸浦城給攻陷,濟州城受圍攻外,儋羅島其他地方並沒有受到多嚴重的戰禍影響,此時甄封退守西歸浦城,李建君臣對儋羅島的統治還是有效的。林縛的意思,是要李建先收攏殘卒,征募健勇,組建規模更大的王軍。

儋羅島丁口有三萬余,強征丁壯入伍,窮兵黷武,編一支三五千人左右的常規武備,還是能勉強辦到的。李建君臣在儋羅島上窮兵黷武,能減少淮東軍司以後在島上的駐兵壓力。

此外,儋羅島自身的軍民體系過於薄弱,西歸浦城被攻陷後,李建手裏甚至都沒有一座打造鐵器的冶鐵作坊,連最簡陋的兵甲都制造不了。一旦征募大量男丁入伍,儋羅島農業生產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糧食將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這些都將使儋羅島更加徹底的依附淮東軍司。

而頻繁的戰事,將加大消耗儋羅島上的男丁,使得林縛從淮東往儋羅島進行移民,壓力大減。

對李建君臣來說,不能選擇投降高麗,擴軍編伍,重整王軍,是必然的選擇。至於窮兵黷武會引起一系列的嚴重後果,也不是他們現在能考慮的。

當天,林縛與儋羅君臣就談妥聯兵助伐的條件,林縛以淮東制置使司的名義,與儋羅國主李建訂立國書:

淮東軍司助儋羅組建五營王軍,提供最基本的兵甲軍械,協助王軍的訓練。淮東軍司將在濟州城成立戰訓學堂,儋羅王軍每期可以選派軍官、王室及貴族子弟二十人,進入戰訓學堂進行戰術學習。

淮東軍司對儋羅國以及李氏繼承儋羅王統有保護的義務與職責。

作為回報,儋羅島擴大島東部牧場規模,繼續牧養戰馬。中斷對高麗人的朝貢,以戰馬來換取淮東軍司在兵甲、糧草上的戰備物資援助。

儋羅同意永遠割濟州城為淮東軍司所屬,同意淮東軍司在濟州駐軍,並修建軍用商用海港。

儋羅同意將濟州城外圍的丘陵、田地、溪河、草原約兩萬畝地,約七八裏縱深,租借給淮東軍司經營。

淮東軍司對濟州城及外圍租借地擁有治權。

※※※※※※※※※※※※※※※※

在訂立聯軍助伐協議的次日,林縛便派四營甲卒出濟州城。這四營甲卒,在西歸浦城的南面,在日出山北麓的丘陵地裏,結營紮寨,以居高臨下之勢,窺視島北岸的西歸浦城。

高麗海陽郡督甄封所部,便給徹底地壓制在西歸浦城裏出不來。林縛則可以從容不迫地整合儋羅島的資源,在濟州城幫助儋羅人重建王軍。

儋羅收編殘卒,還有六百多將卒能用,又從平民征召丁壯,補足五營三千正卒。林縛從親衛營挑選了二十名武官,作為軍令官,臨時編入儋羅王軍,負責日常編訓,在戰時,則承擔戰術參謀的職責。

同時,林縛在濟州正式設立濟州巡檢司,任命林景中擔任巡檢官,總攬濟州民政、商貿及厘稅事務,周貴堂佐之。

年初,僅僅是從儋羅租借了近五百畝地建塞,規模十分有限,除了駐軍外,遷來四百民戶,就差不多將濟州塞填滿,沒有發展的余地。訂立聯軍助伐協議之後,不僅將濟州永遠劃歸淮東軍司治下,還在濟州城外圍租借了近兩萬畝土地。這些土地,差不多占了儋羅島二十分之一的面積,適宜耕作的良田不多,但林縛要將濟州發展成海東地區的中轉大港,兩萬畝土地,則提供了相當充足的發展空間。

※※※※※※※※※※※※※※※※

從崇州到濟州,往返一趟,不過十天時間而已。

崇觀十二年元月初六日,崇州發出的第二撥船隊就抵達濟州港,運來大量的兵甲與糧草等戰略物資。

在崇州的軍械工場生產上規模之後,歷次戰事所繳獲的舊兵甲,已經不再編入軍中,軍中原有的舊兵甲,也要將逐漸淘汰出來。繳獲的舊兵甲,這次一並運來儋羅島,給儋羅人組建五營王軍所用。

另外,崇州已成為僅次於江寧的米市重鎮,臨時轉輸數萬石米糧到儋羅來,對海商來說,是有利可圖之事,也影響不到津海糧道的大局。

京畿及燕北防線,一年也就需要三百萬石米糧而已,而僅崇州一縣,去年糧草增產,就達到百萬石規模。雖然增產的這些糧食不會作為賦稅給征收,但加以引導,卻會給崇州米市提供充足的貨源,也有助於抑制崇州的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