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一百一十八章 嵊泗初定(第2/2頁)

“真是奇怪啊。”林縛疑惑不解地搖頭說道:“沒想到奢飛虎不聲不吭的就走了,我還以為他會在北灘營寨前撞得頭破血流之後才肯離開呢!”

“這些俘虜要怎麽處置?”趙勤民留在島上已經是第三天了,濟南的戰事已經非他們鞭長能及,只能派信使趕往江寧,知會嶽冷秋及時調長淮軍渡淮河做些準備,其他只能聽天由命,先安穩崇州局勢,嵊泗防線為先。

奢家將三千殘寇當成棄子拋棄,困守鶴城的兩千寇兵也遲早會降,這樣崇州就有七八千青壯苦役可以驅使。

林縛笑道:“崇州築城、清淤、挖河、積肥、屯田等諸多事,哪一樣都要用到大量的勞力,倒不愁無法安排他們的去處。江東在崇州建牢城,要是七八千戰俘無處安排,那就徒有虛名了。”

※※※※※※※※※※※※※※※※

大橫島戰事初定,除少數殘寇仍留山林不肯投降,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兩天,有近兩千六百八十余寇棄械投降。林縛使傅青河總攬嵊泗諸島軍務,轄崇城步營,鳳離步營,靖海第二水營。

嵊泗諸島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將是江東左軍的防禦重心,林縛也是盡一切之能事加強留守大橫島的靖海第二水營。除津海級戰船一艘,集雲級戰船五艘,雙桅快速槳帆戰船九艘外,還編有海鰍船、蒼山船等中型戰船十八艘,其他輔助船只二十二艘,編戰卒一千八百人,輔兵千人。靖海第二水營的戰船數及兵力足抵鎮軍建制的三營舟師。由於短時間內編入大量的鄉勇,戰鬥力難免會有所下滑,但也非周遭水寨寇兵鎮軍水營能及。

崇城步營、風離步營都擴編達六哨,留駐大橫島武卒共兩千四百人,分清石灣及北灘兩處駐守。

林縛此外還將六百鄉勇編為輔兵,另外還打算將部分流刑犯遷來大橫島。

林縛要傅青河克服一切困難,不僅要進一步對清石灣岬堡、北麓營堡以及北灘營寨進行加固,還要短時間裏在金雞山北麓打通一條連接清石灣與北灘的通道。

清石灣兩岸的地形也要大力改造,盡可能多屯田,淺淤處挖深拓寬,以便內港能停泊更多的戰船。兩岸都要築直道,要築石壩使灣口岬堡與南岸相接,克服內線不易運動的防禦缺陷。

灣口除岬堡守禦外,還要多置暗樁及攔河鐵鏈、置投石弩,內港多建停船碼頭,內側的修造船塢也要立時動工建造,務必短期內使大橫島的防禦渾然形成一體,成為崇州外線堅不可摧的海上堡壘。

除海虞陳家答應每月無償輸供大橫島五千石米糧外,林縛另外拿了兩千副優質兵甲與海虞陳家交換建設大橫島所急缺的物資。

北線戰事,除去困守鶴城兩千寇兵外,江東左軍前後殲、俘寇兵近萬人,將“大創盡殲”的原則發揮到極致,繳獲戰船、兵甲無數。陳家財力雖足,但鄉營兵甲都需自家開鐵冶煉鑄造,海虞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缺少合格的工匠,又無鑄造刀兵的技術,刀兵難有精銳,甲具更是奇缺。兩千具優質兵甲對海虞鄉營來說自然是價值不菲。

但是林縛要將大橫島打造成堅不可摧的海上堡壘,所花的代價也非小數目。

奢家當初一時對嵊泗諸島重視不夠,沒有料到江東左軍會如此強勢地崛起於海上,也是奢家困於財力不足,才沒有花心思經營大橫島,致使這一險地落入江東左軍之手。

西島地形有利構造復雜完善的水陸防禦體系,築成堅不可摧的海上長城;東島地勢狹長、低平,無險可守,但是地暖溫濕,是難得優良的島地草場,面積有兩三萬畝。東島草長豐美,只要打通連接清石灣與北灘的通道,以北灘營寨為根據地,在東島兩三萬畝的草場上,牧養幾百匹戰馬倒是輕而易舉之事。此外環島灘地水草豐美,放養灘雞鴨鵝等禽類,以及林間放養豬羊,都能供給島上守軍肉食,緩解崇州的補給壓力。

二十三日,林縛就率靖海第一水營押著近三千名戰俘渡海返回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