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一百零一章 死地(第2/2頁)

波濤如怒,撞擊船首,散為玉花。

時至十月,季風逐漸轉向。這時節,東南風與西北風在東海洋面上交替反復,只要候著風勢,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都十分便利。

嵊泗諸島的主島大橫島仿佛一只巨大的雞爪橫陳於海虞東一百七八十裏外的海面上,大橫島西端的金雞山聳立有七八十丈高,在茫茫東海上,顯得異常的巍峨雄偉。

江東左軍的舟師崛起於東海之後,奢飛熊就用心經營大橫島金雞山據點。

東海寇在金雞山北崖的望哨最先看到北面海天際線上露出的數點帆桅黑影,不多久,一支龐大的船隊就浮現於海面上,即使極遠的眺望,也能感覺到這支船隊為首的幾艘船要明顯比側圍的海船大上數倍,示警的長角“嗚嗚”的吹起:“敵襲,敵襲!江東左軍戰船來襲!”

蘇庭瞻登上哨台,眺望北面海域,眉頭微皺,相比較八月初的江東左軍舟師巡海,這次來襲的江東左軍舟師船隊要龐大得多:那種載量達五千石,給江東左軍定為津海級的大型戰船竟然多達四艘,集雲級戰船更是多達十六艘,輔以六七十艘的海鰍,海鶻,蒼山,大翼等中小型戰船,龐大的船隊就仿佛海上一座浮動的島嶼,順著風勢,看似緩實際甚急的往大橫島奔襲而來。

這時在大橫島上的守軍只有三千人,若論中小型戰船數量,也只跟江東左軍的舟師數量相當,更遑論在戰船形體上的巨大差異。

特別是集雲,津海兩種戰船,看似形體巨大,但在甲板上設帆桅比尋常帆船要多得多,借風而行,速度比海鰍船更為迅捷,船舷側壁包裹鐵板,船頭裝有鐵撞角,並且自身的結構堅固異常,在海上的撞擊能力極強——蘇庭瞻手裏根本就沒有能在海上與之匹敵的戰船。

以往還想借戰船的數量取勝,這時候時江東左軍舟師全師而來,看情形經過加強之後,兵力怕不下三四千人,蘇庭瞻心裏立馬打消出海迎戰的念頭,傳令所有戰船避入內港,將所有床弩都調到金雞岬營堡,增加灣口的防衛,防止江東左軍的舟師突行突破岬口的封鎖。

※※※※※※※※※※※※※※※※

奢飛虎的鶴城分兵,使得林縛也能從北線從容抽調兵力,騎營從北線脫身,成為能內線的機動戰力,林縛就不怕出海寇兵敢在崇州境內登陸襲擾,便將駐守江門封鎖江口的靖海水營悉數調出,奔襲大橫島。

一旦江東左軍利用舟師將戰線擴張到外線,兩千寇兵死守的鶴城塞就著著實實的成為死地,根本就不足為患。而奢飛虎率領出海的兩千余寇兵,騷擾沿海其他府縣有余,對崇州則構不成威脅,更遑論在海上與靖海水營爭雄。

至於奢飛虎有可能乘寇船突入江口,侵襲上遊的暨陽,海陵等縣,林縛也不擔心。一是這些區域歸寧海鎮水營防禦,林縛不會好心到將寧海鎮水營的防禦責任一並承擔下來,再說奢飛虎真敢深入揚子江,靖海水營再回師封鎖江口來個甕中捉鱉也不遲。

實際上,奢飛虎分兵離開鶴城之後,見鶴城沿海已成無人荒草地,無機可乘,則繼續走淺水南行侵襲海虞,將戰火燒得瀘東宮莊,海虞,金湖等縣。

林縛如山峙立“津海號”尾艙甲板之上,眺望大橫島金雞山西北角海岬。

不像沙島沿岸除了淺水淤灘還是淺水淤灘,周圍長達三四十裏的大型基巖海島,沿岸地形足夠復雜——妙巧利用沿岸地形,就足以構造復雜的防禦體系。

東海寇在大橫島的據點主要設於金雞山西北麓。

這裏有天然的灣口,與島內從金雞山流下來的清石溪相通。清石溪雖淺,但在金雞山北麓形成三四裏長的深水河灣,是一處天然的避風良港。

灣口礁石林立,不熟悉水道者輕易闖進,觸礁的幾率很大。

進入灣口裏許深,南岸有一岬島橫出。退潮時,岬島與南岸有淺灘相連,漲潮時,淺灘給淹沒,岬島將金雞山北麓灣分成內,外港,北側的主航道才三百余步寬,考慮到近灘水下可能給打下暗樁,真正利於通行的水道可能就百余步寬。

東海寇在港口岬島建造了一座營堡,仿佛一座巨靈神守護內港,營堡垛墻口的床弩巨箭閃爍著寒芒,警告任何想強行港口的敵人考慮清楚將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