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九十二章 鶴城大捷(第2/3頁)

倒是宋小波如坐針氈,他能不能洗掉棄城先逃的大罪,保全身家性命,完全寄托在林縛身上。只是人太緊張了,也難免生出些妄想,若是赫赫有名的江東左軍也給寇兵擊潰,那丟棄鶴城軍塞也算不上多大的罪名?

顧嗣元、趙舒翰等人也是一臉憂心。

大堂裏知道詳情的也就敖滄海、孫敬堂、孫敬軒、胡致誠等寥寥數人,他們心裏清楚,今日即使沒有大捷傳回,北面也不至於會有什麽閑失,心態倒也安定,他們這時候要防備小股的寇兵滲透到崇州腹地來。

這時候隱隱的有馬蹄聲傳來,急如春雷,行至近處也未見減緩。唯有傳信的哨騎才能騎兵直闖,眾人一起都站了起來。就聽見傳信哨騎人未進門,就扯著嗓子大聲傳報:“鶴城大捷,殺得寇兵破了膽,殺敵六百,俘獲兩千,僅千余殘寇退回塢塞死守,我軍傷亡甚微。大人隨後便趕回與諸位大人共宴……”

眾人一起湧出議事堂,將傳信哨騎召到走廊前詢問鶴城大捷的詳情。

還是孫敬軒心思鎮定些,吩咐道:“快派人上山給新夫人、如夫人報捷去……”

※※※※※※※※※※※※※※※※

林縛在鶴城西耽擱了一些時間,才啟程返回紫瑯山。

鶴城大捷的消息已經先一步在崇州境內傳揚開,他在護衛的簇擁下策馬南馳,大道兩側到處都是聽到大捷消息聚過來歡送林縛回紫瑯山完婚的鄉民。

這些樸實無華的鄉民聽到江東左軍大勝的消息,對保衛崇州不受寇患的江東左軍及林縛滿懷感激,湧出來想一睹靖海都監的風采。也有人將家裏僅有的老母雞捧在懷裏,要送給林縛當新婚賀禮;有人提著一袋米;也有人攔著林縛的馬頭,將子侄帶到跟前,拍著他們壯實的胸膛,要林縛同意他們參加江東左軍殺寇守土……

林縛不得不放緩行速,下馬來,跟這些樸實的鄉親們寒暄致謝,領了心意,還要勸他們將賀禮拿回去。

除了樸實的鄉民外,因為林縛清查公田而對他恨之入骨的崇州大戶們,也有人反應極為迅速,聽到鶴城大捷的消息後,就立即準備了豐厚的賀禮,用騾馬載著,直接趕在林縛的前頭,趕往紫瑯山參加婚宴去。

林縛為了獲得足夠的養兵之資,在崇州大規模的清查公田,直接觸動崇州大戶世族的利益。只是江東左軍在崇州勢大,崇州大戶懷恨在心,卻也無計可施,林縛實為湯顧系的核心人物,也不是他們這些人能暗中扳倒的。

這次東海寇入侵,這些崇州大戶的心思算是矛盾之極,既渴望江東左軍吃大虧好解他們的心頭之恨,又擔心江東左軍擋不住東海寇,使四月之禍在崇州再次上演,不知道會有多少村寨給洗劫一空。

鶴城大捷的消息傳來,崇州大戶們即使看不到江東左軍的好戲,也無需擔憂寇兵能侵入崇州洗殺擄掠。甚至這一刻對林縛,對江東左軍的恨意減淡了許多,畢竟損失一些田地,比給東海寇侵入洗掠一空要好得多。這種心態的轉變,也使一部分人認識到他們也有分擔江東左軍糧餉的責任,反而能反省清查公田一事。

稍有些眼光與遠見的大戶,更認識到江東左軍取得鶴城大捷後,林縛在崇州的根基算是徹底穩固下來,根本不是他們這些鄉裏大戶能對抗的。有些人也許會關門閉戶,躲在宅子裏暗中詛咒;有些人卻是務實的,也認識到即使利益受損,林縛這樣的人物也是值得巴結的,江東左軍的存在,畢竟是有利於地方的。

林縛到天黑透才趕回紫瑯山東衙,這邊聚集的民眾更多,夾於道側,歡呼聲似江潮海浪,山間也不停的傳來“靖海都監”的回音。

比起白天的冷落,此刻的紫瑯山熱鬧非常。

白天,除了嫡系親近,因林縛而得以提拔的縣員官吏以及像吳梅久等不得不出席的幾人外,崇州縣幾乎沒有其他人過來參加林縛的婚宴。這時候觀禮的人卻陸續趕來,絡繹不絕,趕馬套車,賀禮也多貴器,仿佛這一刻崇州上下才真正地承認與擁護林縛及江東左軍在崇州的地位。

林縛便也仿佛忘卻之前崇州大戶對他的怨恨與排斥,對拖到這時候迫於形勢而來參加婚禮的人,也是笑臉相迎,不踞傲不擺架子,他要趕著去換上拜堂的吉服,要孫敬堂、孫敬軒、胡致誠、李書義等人不得怠慢賓朋。

林縛在崇州減免丁稅、徭役及人頭攤派後,地方上就沒有再隱瞞丁口的必要,大量的流戶遂得以浮出水面,實際錄得丁口三十二萬,比原在籍丁口增加了十三萬,共五萬六千余戶。以百戶一裏計,崇州共計有五百六十多個裏。

在崇州,土地兼並相當的嚴重,家擁萬畝良田的大地主,崇州有二十一家,兩千畝以上的大戶有一百二十六家。僅這一百四十七家大田主就占掉崇州在籍土地的七成,總計超過一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