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四十章 銀子(第3/3頁)

“現在島上有三萬二三千人左右。”林縛將底細說給趙勤民聽,“開墾的田地還不足萬畝,搶種了小麥,再有一個多月就有收成,長勢勉強,能打七八千石糧食,聊勝於無。入夏後也許能多種近萬畝水稻,不過暫時還不能解釋食糧自給自足的難題,幸好崇州水產也豐,糧價也賤,勉強能夠應付……”

“三萬多人啊。”趙勤民知道林縛在西沙島陷匿了不少丁口,但也沒有想到這麽多。當初在島上安置流民時,這邊只統計了兩千戶,只有七千余丁口,所以各方面失去警惕,任林縛控制西沙島,崇州縣甚至同意將西沙島開墾荒地之事完全委托給集雲社,每年只抽三千兩銀子的租稅。趙勤民心裏默算著,扣除掉這次遷來的西河會眾及家屬,林縛動了一下手腳,實際只統計到三分之一不到的丁口,心裏想林縛做事還真是膽大妄為啊,又說道:“就算是最艱苦,少說每月也要往島上運一萬石米糧啊!你這邊也真不容易啊。”

“差不多比這個數略多些,是不容易!”林縛點點頭,“也不瞞你說,燕南諸戰,繳獲也算頗豐,販賣的口外駿馬外及繳獲物資折銀差不多也有二十五六萬兩。實際上,江東左軍從江寧倉促成軍到現在撫恤傷亡,有七個月的時間,支度累計也有二十五六萬兩。要不是能以戰養戰,江東左軍我個人是養不起的。要有積余,也就是一開始大人替我從江寧工部討來的六萬兩銀子,還有就是朝廷撥給的賞功銀五萬兩,加上其他零碎所得,我現在手裏差不多有十四萬兩銀子的積余。之前積攢的銀子,差不多都投在這島以及集雲社了。”

林縛也不可能完全將底細都透露給趙勤民知道,至少他將跟郝宗成私下交易首級所得的二十萬兩銀子瞞著沒說。還有林縛對江東左軍犧牲或立有軍功的將士,主要以配田的形式進行撫恤或獎賞。將島上新開墾的近萬畝田地分配下去,差不多也節約有近六萬兩銀子,林縛實際手頭有四十萬兩現銀。

“廣教寺裏的賊和尚個個肥頭大耳啊。”趙勤民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次剿了廣教寺,是得了一些,不過換了名頭都支借給崇州縣,我就準備拿這個要挾韓載呢,不能不給他下套……”林縛說道:“要是能順利討到錢,差不多能積下二十萬兩銀子。”

“呵呵……”趙勤民輕輕一笑,說道:“韓載不能阻止你在崇州做你想做的事情。”

林縛也是微微一笑,說道:“西沙島這邊投入太大,也的確是個無底洞,不過沒有辦法,這是根基之事,必需要做好的。不過最艱難的時候過去了,現在有個好處就是,正卒,輔兵領餉,差不多能支撐島上家人開支,就不需要再進行額外的賑濟……”

趙勤民瞠目結舌,以餉養家人,也就意味每戶都要抽一丁編為正卒或輔兵,全島三萬兩三千人,也說意味著林縛要將江東左軍的實際兵力維持在七八千人左右。

這麽一來,林縛是確實不用對西沙島流民進行額外的賑濟,但是養一支七八千人的兵馬,需要多大的財力才能支撐住?

李卓在東閩領軍時,主要是從江寧等府抽餉,趙勤民給王學善當幕僚多年,趙勤民知道維持一支精銳軍隊的消耗有多驚人。

林縛說江東左軍從倉促成軍到撫恤傷亡六七個月間用掉二十五六萬兩銀子,趙勤民一點都不吃驚。

就整個大越朝來說,林縛用掉二十五六萬兩銀子,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戰。要知道整個東閩戰事,東南諸郡消耗糧餉折銀逾兩千萬兩,這還沒有計算戰事對地方的摧殘。

東虜破邊入寇,損失更是難以計數,僅僅破河堤,毀平原府河道,造成的直接損失就要越過千萬兩銀……

要是林縛以鎮軍標準來供糧發餉——正卒每月供糧一石,銀八錢,鞋服各兩套,兵器鎧甲五年輪換,普通武卒平均一年的消耗也在二十五兩銀子以上,八千卒一年就是二十萬兩銀。此外還要加上大量的駐營及戰具、騾馬、車乘、營造等費用,要維持江東左軍的戰力水平不下滑,一年沒有三十萬兩銀子打不住。

林縛從哪裏籌這麽多銀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