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三十五章 百般相思(第2/2頁)

跟大戶索捐還可以,但是縣裏沒有還債的能力,誰家會將錢糧支借給縣裏渡過難關?說到索捐,裏長甲首以及鄉老代表都憋著一股子勁,想著怎麽抵制索捐。

議論起來,焦點便是在加征對象及加征比例上,討論了一會兒,都覺得奏請郡司同意加征一次夏糧才能暫時緩解縣裏用錢之渴。

“加征不好!”林縛搖了搖頭,要是這次加征能實際攤到田主頭上,他不會有意見。雖說是以田定征,但是熟悉地方稅賦的人應該清楚,任何加征、攤派,絕大多數都會轉移到中小田主及佃戶頭上。中小田主小有薄產,還能承受一次搜刮,貧農及佃農就會極為艱難,“江東左軍眼下還能撐一段時間,無需縣裏從夏糧裏抽餉。以夏糧抽餉數是上限,縣裏可以先向地方大族支借一部分,等夏糧征收上來就立即歸還這部分支借……想縣裏這次沒有遭災的大戶還是會通情達理的!”

這跟地方政府拿稅賦做抵押發行地方債的性質相仿,倒也不是後世專利,林縛眼睛看著那些裏長甲首以及鄉老。這些人實際上也是地方鄉豪世族的代表,地方上也就他們手裏有大量的余糧、余錢。

“這個倒也可行。”李書堂回應林縛道:“卻是不知道總數要支借多少,大家心裏沒有底……”

“還是林大人體恤地方。”吳梅久朝林縛拱了拱手,又問李書義:“李書辦,夏糧抽餉是多少?”

李書義對地方地務頗為熟悉,不需要查冊,答道:“糧六千一百七十二石……”

這個數字倒不大,裏長甲首們都松了一口氣,分攤下來,各家還能承受。便是強行索捐,總數也不會少於這個數,何況還有夏糧抽餉部分做抵押。

江東左軍不從夏糧裏抽餉,等同於地方加征了一次夏糧,這部分錢糧還要算江東左軍捐出來的,大家一起又交頭接耳誇贊林縛體恤地方,實為地方之福。

也確實如此,駐軍能不搜刮為禍地方,已經罕見,能反哺地方的,絕無僅有。

面對誇贊,林縛只是說共渡難關需同舟共濟。

李書堂、胡致庸先代表李家、胡家認了支借的數字,其他人都以李家與胡家為標準進行衡量,將支借錢糧總數湊足到與夏糧抽餉總數相等。

六千多石糧折銀也才兩千六七百兩,也就只能維持縣裏的日常開支,應付一下,還是什麽事情都辦不成,不過總能熬到郡司及海陵府的賑濟銀子撥下來。

這一次議事,林縛也沒有指望能從鄉豪大族那裏榨取多少油水出來,他提議縣裏拿夏糧抽餉部分做抵押向各家支借錢糧以渡眼前的難關,甚至是在試著安撫各家,減輕各家對僧院通匪案的焦慮——支借總數很有限,而且有兩個月後就歸還的保證。

六千石糧或兩千五六百兩銀,便李氏一家拿出來也不會有多少吃力的。

議事時,有人進來稟告說江寧船到了,林縛與林夢得、曹子昂、胡致庸就提前退場,趕去南麓江岸碼頭。

崇州縣還是一團糟,不能再給李書義、胡致誠他們增加負擔,西河會家屬暫時都安置到西沙島,江寧來船都直接停泊到觀音灘去。

林縛趕到南麓碼頭,看到其他船都往觀音灘方向行去,唯有“津海號”正往碼頭這邊靠來,借著月色,看到柳月兒、小蠻正站在甲板上往這邊翹首而望。

她們站在明處,林縛他們走山徑是暗處,雖然有許多護衛相隨也是黑黢黢的一團黑影,她們便似認定林縛就在這團黑影裏,盯著這邊看。

相別已是半年之久,每有信使過來,都會有兩人的書信,只是林縛事務太多繁忙,也只是間或寫一封書信讓信使捎回去。想著自己在外征戰半年,她們二人在江寧也是擔驚受怕了半年。

待林縛走到近處,二女反倒壓抑住激動的情緒來,斂眉垂首的,將相思藏在盈盈相望間。

碼頭上都是森嚴將卒,曹子昂、林夢得、胡致庸等人又隨林縛登船來,“津海號”上還有葛存信、葛存雄以及曹子昂之妻及子曹文龍以及孫文炳、孫文佩及孫敬堂的妾室趙氏等人。

柳月兒再有百般相思,林縛上船時,在外人,特別是在諸多部屬面前,她也是斂身先施禮:“妾身柳氏見過夫君!”

“在江寧有多想我?”林縛問道。

柳月兒愣怔了一下,差點就當眾哭出來。

曹子昂、林夢得、胡致庸等人上船來給她見禮:“見過如夫人!”

柳月兒一一回禮。

林縛執過她的手,問道:“要是不累,隨我一起去島上走一走?”

“嗯!”柳月兒頷首輕聲應道。

小蠻抿著嘴,在後面輕聲抱怨道:“到底是丫鬟的命,沒有人關心我想不想去?”

林縛回頭盯著小蠻看,笑著說:“我能夠將你趕下船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