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三十四章 秘倉(第2/2頁)

“屬下明白。”陳雷說道。

林縛盯住陳雷看了兩眼,陳雷又補充說道:“大人的意思是虛縣倉而實秘倉。”

林縛這才點點頭,陳雷果真是明白之人,便將秘倉物資清點冊子交到陳雷手裏。

陳雷接過冊子,先隨意翻看了兩眼,心想還真是了不得。這處秘倉僅存糧就有一萬石之多,布匹、鹽鐵、兵甲、箭矢、車乘等,應有盡有,也許是東海寇攻破崇州城洗掠一空,將相當一部分的物資都暗藏此處……

崇州城被毀,之前的縣大倉也給劫之一空。從海陵府臨時撥下的賑濟銀也許不少,但是吳梅久只劃了一萬兩歸縣大倉管轄,還有負責兩千府軍在崇州的錢糧支度,陳雷接管縣大倉裏,這筆銀子就剩下五千兩不到。

此外就是今日接管了江東左軍移交的廣教寺倉所存的物資。

廣教寺寺倉所存物資也不多,要不是發現秘倉,以寺倉所存的物資,廣教寺還真不像是東海寇在崇州所建的據點。林夢得除了扣下一萬兩銀子外,將寺倉裏其他物資都轉給縣裏,僧衣、香燭等僧院所用的雜物頗多,布料才三十余匹,米糧也僅五百余石,此外還有就是僧院裏由僧眾直接種作的約五十畝大小的菜園子。這點物資維持縣衙日常開支都遠遠不夠,要是有個緊急情況,根本不足以應付。

林縛使陳雷兼管秘倉,使李書義、陳雷有權緊急調撥秘倉物資,就是同意將秘倉所積存的物資一起作為崇州縣的後備儲存物資來使用,但不會直接將秘倉劃歸縣裏,就是要實施“虛縣倉,實秘倉”之策。

不管怎麽說,作為名義言順朝廷所委派的正印官,知縣、縣丞等職事官是有權直接調撥縣大倉物資的。虛縣倉而實秘倉,就是要將知縣等正印官陷入有權調撥卻無物資可調的境地,從而實現架空的目的。

林縛在李書義、陳雷面前已經不再掩飾他有意控制崇州地方的用心,畢竟他要控制崇州地方,也必須通過李書義、陳雷等人去實施。

李書義、陳雷也不覺得有什麽難以接受的。爭權奪勢本是文臣武將之本性,官場上提拔、任用下屬,說什麽對朝廷,對皇帝忠心耿耿都是假的,直白地說就是下級對上級的忠心,部屬對主公的忠誠。官場裏任用私人是為常態,呼朋結黨也為常態。他們倒沒有想更遠的事情,他們這時候也不敢去想更遠的事情。

再說林縛將繳獲物資完全占為己有,別人也完全不好說什麽。

※※※※※※※※※※※※※※※※

看過秘倉,林縛、林夢得與李書義、陳雷一起回北麓去,難得將官吏補齊,有許多事情要緊急議定,也就不分什麽晝夜了。

曹子昂、胡致誠、吳梅久以及新補任的六房書辦等官吏都聚集成臨時充當縣衙的院子裏,就等林縛過來,李書堂、胡致庸等人也作為鄉裏代表聚在這裏。大堂上明燭高燒,亮如白晝,聽到說林縛等進院子來,一起走出去迎接。

不管吳梅久承不承認,林縛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崇州地面上的軍政大權。他反正也不想跟林縛爭什麽,他一個暫代知縣,吃飽了撐著得罪林縛這麽一個強權人物幹嘛。

“無需這麽客氣,就當我是個過來旁聽的閑雜人等,縣裏需要什麽,江東左軍都盡力支援。我就是怕大家都是新聚在一起,有人對我不熟悉,才過來露露臉。”林縛笑著說話,與大家走進大堂裏議事,他也推辭讓吳梅久坐主位主持議事。

雖說林縛位更高權更重,但是縣裏畢竟要以吳梅久為主,再說他也沒有精力事事插手,事事過問。不論對內還是對外,目前也暫時形成曹子昂抓軍事,林夢得抓後勤替林縛分擔繁重事務的分權格局,對崇州地方進行控制,也是胡致誠對曹子昂負責,李書義對林夢得負責,林縛只掌握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