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雲劫 第六章 去燕南(第2/3頁)

宋博帶著隨從牽馬走到軍營轅門前,投了拜帖求見林縛,心想,他今日總不該再躲著不見吧?

不斷的有人拉著騾馬大車進營寨,林縛在三榆莊半公開的從潰逃到濟南的燕南官兵手裏收購兵甲,差不多已經是濟南城裏半公開的秘密,只是沒有人出面管他。

濟南城哪個帶兵的將軍會自掏腰包給手下兵卒改善裝備?手裏有余財多為生性貪婪之輩,愛惜士卒,不克扣糧餉的將領手裏又哪有余財?倒是地方上有不少寨豪也暗中收購兵甲好加強寨丁的戰力。

唯有逃過來的燕南官兵是扶不起的阿鬥,山東郡司這邊甚至都不能訓斥!

片刻之後,林縛就派一名親衛過來領宋博及隨從進營地。

這裏是左軍第一營、第二營及工輜營的駐地,宋博遠遠看見工輜營前好些個工匠正在場地上將十數支長矛截短後拿木板卡死,安裝在獨輪車上。

這種戰車形式古怪,固定卡死在獨輪車上的長矛整齊的分列成兩排,一排斜指前方,一排正指前方,在車尾端還有兩面燕尾盾牌並排固定在車架上。場地那邊已經改造好幾十輛這種盾矛車,還有好些士卒正拿這種盾矛車在校場演練車陣。

宋博借著走路的空當看了一會兒,轉念間想明白過來,這種盾矛車,特別是幾十輛,上百余輛聯結成車陣,在野外能有效防止以弓箭與直脊刀為主要作戰兵器的東虜騎兵的沖擊。在濟南以北平坦的平原地形,以兩名士卒推一輛盾矛車,數十輛車聯結,甚至能反過來壓制騎兵的陣形。兩輛車一合,就成為雙輪車,駕上馬,在濟南以北的平坦平原上,拖著就走,車尾還有少許可以放置糧草或坐人的空間。

江東兵難道是在為野地與東虜騎兵接戰做準備?宋博心裏暗暗吃驚,真難以想象,這麽一支臨時招募的軍隊,林縛竟有與東虜騎兵在野外作戰的勇氣。

不過見這邊大規模的造這種盾矛車,宋博心想林縛這幾日來收購的兵甲不少。一輛車差不多插滿了十八九支短矛,兩面大盾,就算造一百輛車,除了獨輪車外,也要用掉近兩千支矛,兩百面大盾,手裏沒有充足的軍械,還真是無法這麽奢侈。

一般在守城時,會造幾十輛來,當城門給撞破時可以拿來塞門防敵突擊用。宋博心想,林縛拿獨輪車大規模改造成盾矛車,應該不是為守城門用。

林縛派來領宋博進來的親衛也不介意宋博在營地裏東張西望,看他走走停停,也不催促,明顯是得了林縛的授意。

營地臨河的空地上,百余名士卒正用臂張弩、蹶張弩練習射擊,不足百步寬的玉符河對岸豎了許多靶垛子,橫斜插滿了無羽箭。相比較步弓,弩箭操作簡便,射擊穩定性要強得多,雖說射速慢,但勁力足,穿透性強,也更適合新卒經過短期訓練就能掌握使用。

斜穿過近半個營地,走到林縛的主帳前,在掀開簾子前,宋博忍不住又回頭看了一眼營地裏諸兵種訓練如此整齊有素,暗暗心驚,這果真都是招募不足兩個月的新卒?

※※※※※※※※※※※※※※※※

左軍五營三千士卒當然不都是招募才兩個月的新卒。

河口民勇,西沙島民勇除了在招募入伍前有過半個月,一個月的基本軍事訓練外,最關鍵的是林縛及左軍諸將在這些民勇心目的威望極高。

將領、武官要在士卒當中培養這麽高的威望,不是短時間施恩或嚴苛的軍紀就能做到的。訓練時,士卒的配合與否,積極與否,對訓練成果有著極大的影響,對敵作戰,這更直接關系到一支軍隊的內部凝聚力。

河口之戰後,林縛將河口一戰中受傷的二三十名武衛留在河口負責編練民勇之事,還有隨趙青山一同應募入伍的十多名林家鄉勇老卒,他們都是河口募勇的骨幹分子。林縛先後將近五十名受傷武衛留在西沙島,有一部分人編入鄉營,還有二十余人負責民勇的編練事務,這次也一起編入軍伍。

此外,林縛還從長沙島調了百余精銳戰力打散編入左軍五營。

有河口民勇,西沙島民勇為主力,有一百六七十名精銳老卒填入其中為骨幹,又有一個半月的行軍訓練進行磨合,訓練以及作戰經驗的提高,沒有條件,沒有足夠的時間難以補足,但是林縛千方百計的提高左軍五營裝備,差不多也達到鎮軍主力軍的水平。左軍五營雖然離天下強兵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也絕不是一觸即潰,可以給隨意欺負的軟蛋兵。

林縛在營帳裏正與曹子昂、吳齊看河濟地形圖,看到親衛將宋博領進來,放下手裏的炭筆,笑著說道:“我還打算找時間跟宋兄道別呢,沒想到宋兄先趕過來了。怎麽了,嶽帥也做出移師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