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3章 召見大漢小將

當劉辯宣布任命包拯為大理寺卿之後,眾臣都對包拯提出了質疑。大理寺卿位列九卿之一,而且是掌管案件的審理,其職能便相當於提高人民法院一般。

劉辯突然讓一個籍籍無名之輩,擔任如此重要的官職,有誰會答應呢。

“眾愛卿安靜!”劉辯壓了壓手掌道:“包拯眼下並不在此地,他如今在長安,乃是狄仁傑的副手。根據朕的消息,狄仁傑數年之間,偵破雍州一萬多起冤假錯案,其中不乏前朝遺案,除了狄仁傑之外,他的副手包拯起碼要占據一半的功勞,如此人才,但很大理寺卿有何不妥?”

狄仁傑破案的名頭,群臣是聽說過的,畢竟洛陽乃是京城,狄仁傑破案,其中不乏漢靈帝在位時的案子。因此經常要動用洛陽的人脈,查探消息。

久而久之,狄仁傑的名氣便打了出去,外地百姓聞之,也多請狄仁傑調查那些懸疑大案。因此洛陽官員,都知道狄仁傑善於查案。但想不到除了狄仁傑之外,還有一個包拯也善於此道,狄仁傑所偵破的案子之中,還有一半是他破的。

聽到這個消息,群臣在沒有異議了。

大理寺可不是個好場所,專門審案的地方,雖然掌控大理寺,便能藏汙納垢,逃脫許多法律的制裁。但沒有相應的能力,一旦懸案到手,無能力破解,也是白搭。若是任職期間,在審錯了案子,情況則更加嚴重,引咎辭職都是輕的,若是被劉辯知道了,更要問罪。

因此堂堂九卿之位,被劉辯賦予給了籍籍無名的包拯,也沒有人敢打大理寺卿這個職務的意思。

“爾等可有異議?”劉辯沉聲問道。

眾臣交頭接耳一番,齊聲道:“臣等無異議!”

盧植走上前來,拱手道:“陛下,三省長官,六部,九卿之中,狄仁傑,韋孝寬尚在外,韋孝寬在雁門出謀劃策,眼下我大漢與蒙古暫熄兵戈,調回韋孝寬不成問題。但狄仁傑乃是雍州刺史,將他調回雍州,不知誰能接任?”

“龐籍,你是吏部尚書,掌管官員的任命,你覺得誰能接替狄仁傑?”劉辯看向龐籍詢問道。

龐籍拱手道:“陛下,微臣雖然是陛下任命的吏部尚書,但對官員的事情,卻還是兩眼一抹黑。不過在微臣看來,雍州如今各種事務已經穩定,更有兵馬十萬,益州賊人想要攻打怕是難上加難。因此雍州內部,可以說是穩如泰山,沒有什麽特別重大的事情需要處理。可在狄大人副手之中,挑選能力出眾者接替之!”

“愛卿此言深合朕心,狄仁傑副手曹昂,乃是曹孟德長子,能力出眾,朕打算將他提拔為雍州刺史。”劉辯笑著說道。

眾臣皆點頭稱諾,沒有任何異議。

劉辯接著拿出一份奏折,自有女官拿下去送到荀彧手上,劉辯說道:“這份奏折之上,乃是三省六部,九卿下屬部門官員的任命。朕便不再朝堂宣布,爾等三省六部九卿長官一同翻閱,盡早完成改制之事,若有不決者,在來問朕!”

“李顯忠,改制之時,洛陽定有一段時期的動蕩,你調一萬禁軍入城,巡邏各處,防備京城治安,不得有誤!”劉辯看著李顯忠下令道。

轉眼間便過去十天時間,狄仁傑,韋孝寬,包拯等人也先後抵達洛陽上任。三省長官召集六部,九卿成員展開會議,一場轟轟烈烈的改制行動也開始了。

由於各個部門一段時期無法運作,也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動蕩,但三省,六部,九卿的長官,哪一個不是有滔天手段的?更何況還有禁軍鎮守長安,因此像田豐擔心的大動亂並沒有出現。小打小鬧之類的,頃刻間便給鎮壓下去了。

十天時間,三生六部就卿這些衙門的班底也基本組建完成。各個部門職能規劃妥當,工作效率卻是飛速提升,整個洛陽也好似煥然一新。

然而此時的劉辯,卻來到了城內的一座軍營之中。

這座軍營之中,乃是各路武將的子女,回洛陽之前,這些人便已經集結於此地,到如今劉辯才得空來見他們。

衛尉,光祿勛,太仆等三卿官職,是直接對劉辯負責的,分別保護皇城,保護內宮,管理劉辯的車馬。

因此其他部門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改制,但此三個部門本就存在,楊妙真,楊延嗣,典韋等人只參與召開了一次會議,便一直跟隨劉辯,進行保護。

楊妙真等三人在加上程咬金,保護著劉辯來到城內軍營,會見各路武將之子。

軍營之內,望著下方的一眾年輕小將,劉辯心中滿意不已,這些人大的不超過十六歲,小的不過十來歲,其中更是不乏猛將以及統帥,只要培養得好,這些人日後便是大漢的頂梁柱。

“你們可知,朕為何將你們召集到這來嘛!”劉辯看著帳下眾人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