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2章 包拯包黑炭

“陛下,操之過急,朝廷只怕混亂不堪,釀成大禍,陛下若是一意孤行,不采納田豐的意見,臣便一頭撞死在這大殿之上好了!”田豐話音剛落,便一頭往旁邊青銅大柱上沖去。

田豐性格剛直,荀彧,劉伯溫等明智的臣子,知道劉辯的打算,因此不諫,而其他小人物見劉伯溫,荀彧等大臣不說話,他們便也不說。

唯獨田豐,既然沒人諫言,那我來諫,陛下若是不答應,便以死明志。

“快擋下他!”劉辯悚然大驚,早料到田豐難纏,沒想到一言不合便尋死。若是田豐真死在這兒,劉辯豈不是要落下一個昏君的名頭?更何況田豐雖然剛直,但也是劉辯頭上懸掛的一口警鐘,時刻讓劉辯保持清明,更加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於情於理,劉辯都不會讓田豐去死。

上朝之前,劉辯提前一步便提醒典韋,盯著田豐,因此當田豐沖出之際,典韋已經先一步站在柱子跟前,卻讓田豐一頭撞在典韋的大肚子上。

“哎呦,田大人你的勁還真不小!”典韋摸了摸肚子將田豐扶了起來。

周圍臣子連忙起身拉住田豐,防止他在尋短見。

“田大人你這是作甚!”

“陛下聖明,自然有他的決斷,你勸諫不成,也不該尋短見啊!”

田豐身子癱軟在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劉辯目視田豐,沉聲道:“田元浩,你是要陷朕於不義啊。”

田豐一怔,旋即明白過來,若是自己以死相逼,豈不是給劉辯抹黑?田豐向著劉辯拜倒道:“微臣罪該萬死,但陛下若是怕日後的那些閑言碎語,當收回成命才是!”

劉辯神色一冷:“你是在威脅朕?呵,沒有哪個皇帝不在乎後世的評價。但若每個臣子與朕意見相左,便以死相逼,朕這個皇帝還做不做了?”

田豐如墮冰窖,連忙叩頭道:“陛下恕罪,微臣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改制之事,不能操之過急,當從長計議。”

“夠了,為人臣子,當為君分憂,朕言出法隨,你既然不能說出合理的解釋,讓朕收回成命,便該為君分憂,想辦法消除朕改制帶來的禍患!這才是為臣之道。你若一昧強逼,不僅自己落不得好,對於政策方面帶來的的禍患也無法消除。”劉辯眼睛一瞪冷聲道:“朕念你是個人才,所以多番容忍,但田豐,你身為臣子,卻遠遠做的不夠!”

田豐聽得劉辯一席話,神色一怔,臣子是為君王分憂的,君王若是發布了錯誤的政令,若是臣子不能讓君王改變想法,當想辦法在完善政令,減少損失,這才是為臣之道。田豐恍然大悟拜倒在地:“微臣知錯,請陛下責罰!”

“念在你一片忠心,責罰就免了!”劉辯擺了擺手道。

“多謝陛下寬恕!”

待群臣歸位,劉辯站起來,望著群臣說道:“現宣布官員任命!”

眾人神色一凜,皆走到大殿中央站定。

“三省分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三省長官位同宰相,封盧植為中書省長官,封蔡邕為門下省長官,左右丞相!”

“封荀攸為中書省副官,封劉伯溫為門下省副官!”

四人拱手行禮道:“微臣領旨!”

原本盧植,蔡邕為三公之一,如今劉辯廢除三公,但二人尚在,自然要封最高的。不過二人基本不管事務了,二人只是名譽上的丞相。荀攸,劉伯溫二人擔任其副職,其實是行丞相事,待蔡邕,盧植去世,二人自然繼承丞相之位。

“封荀彧為尚書令,統領六部!”劉辯高聲道。

“微臣遵旨!”荀彧拱手道。

三省制度,本就是相互制衡的,荀彧說的好聽,是統領六部,其實權利遠沒有那麽大。三省之中,中書審議,門下決策,尚書執行。

六部的政令,其實是經過中書省的審議,在經過門下省的決策,到了尚書省手上,發放六部執行。

國家大事三省齊商,又有經由皇帝,以及三省同批,尚書省不過是執行政令,權利其實並不大。

“封劉曄為工部尚書!

封龐籍為吏部尚書!

封狄仁傑為刑部尚書!

封韋孝寬為禮部尚書!

封田豐為戶部尚書!

封李顯忠為兵部尚書!”

六部之中,除韋孝寬尚在並州,狄仁傑尚在長安之外,另外四人皆拱手出來令旨。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龐籍歷史上乃大宋丞相,為人以嚴苛講法度聞名,他若執掌吏部,則國家官員任免考核經由他手,無人能夠徇私。更何況他的才能不說吏部,便是丞相也綽綽有余。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按道理來說,田豐為人剛直,並非擔任戶部尚書的最佳人遠,不過戶部尚書,掌控全國的財政,以田豐為戶部尚書,卻能勤儉持家,不會出現貪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