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2章 劉辯埋下的伏筆

劉辯暫時壓下了心中的激動,雙手虛扶:“平身吧,文若,朕派你前往上郡負責安置胡人之事,不知你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可是有什麽事不能解決?”

二人平身,荀彧拱手道:“微臣前往上郡,得夏侯將軍引薦,認識了他的副手李靖先生。李靖先生的一番對安置胡人的見解讓我不寒而栗,因此特來稟報陛下,請陛下決斷。”

“哦?文若你乃是天下奇才,這李藥師的見解居然能讓你不寒而栗,李靖你且說說,你到底說了什麽讓文若不寒而栗。”劉辯哈哈大笑道。

“啟稟陛下,陛下決定安置胡人在並州一帶,那胡人將近七十余萬,若是想要徹底安置下來,並且需要兵馬護送,花費大量的物資。陛下可曾算過這其中的花銷,以及人力物力的運用!”李靖拱手問道。

劉辯點了點頭道:“自然算過,想要在並州安置,需要並州的全力支持,兵馬也要極力配合……”

陡然劉辯臉色一沉道:“你是說當並州幽州忙於遷移胡人騰不開手的時候,朕在並州幽州的兵馬就失去了對袁紹的威脅,袁紹會選擇聯合趙匡胤攻打青州?”

“陛下說的極是,李先生向微臣說的就是此事,此事茲事體大,還請陛下決斷。”

劉辯陷入沉思當中,手指不自覺的敲打著桌案:“青州對於袁紹和趙匡胤來說,是如鯁在喉,他們無時無刻不想滅了青州。若是等到朕休養生息結束,到時候大戰一起,青州對於他們的威脅不可謂不大。若是朕選擇遷移胡人,他們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的。可是此時不遷移胡人,大戰一起,朕就更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了。若是將來隨意為之,勢必會釀成南匈奴之禍,卻是遺害不淺啊。”

荀彧又提醒道:“但若陛下繼續遷移胡人,一年之內並州幽州不能輕易用兵,況且陛下又在休養生息,先後建立商部,農部,收納了冀州的大量流民,各種政策正在實行,一旦用兵便會破壞眼前的大好局面,休養生息的成果將會毀於一旦。”

這就是劉辯眼下的困境,就算劉辯沒有遷移胡人,這個時候劉辯也是不能隨便用兵。本土防禦可以,但主動出擊,根本就不可能。

袁紹若攻打青州,肯定會派兵攔截劉辯各處的兵馬,如此一來就是持久戰,而劉辯內地的財政都用於建設方面,如今休養生息還沒有回饋,可以說是打不起的。

如今遷移胡人,更是要動用幽州並州的人力武力,如此一來,本就不能輕易動用的兵馬,就更加不能動了。

打個比方,幽州除了駐紮在漁陽的兵馬防備劉備之外,涿縣方面薛仁貴統帥著三萬可用之兵。但這三萬兵馬也只限於短時間內出征打仗,原本休養生息內的幽州就無法支撐大戰,拖得久了會使休養生息的政策毀於一旦。

如今選擇遷移胡人,這三萬兵馬還要擔任護送的工作,而幽州的官員,糧草的運用都要分出一部分投入到這裏面。原本三萬可動用的兵力因此一來就只能動用一萬,用的多了,糧草供應不上來,也沒有多余的官員來調度糧草。

而並州作為接納的一方,耗費的人力武力就更加巨大,上郡,西河,雁門的兵馬肯定是不能用了,而上黨,西河的財力要供應其他三郡胡人的安置。

那就只能動用太原李顯忠的兩萬兵馬,可財力向胡人傾斜,這兩萬兵馬恐怕也沒有多余的糧草錢財出兵。更何況冀州與並州之間擁有太行山天險,就算兩萬兵馬可以動用,冀州在太行山只需設置不到五千兵馬,就可以拖住並州的兵馬。

戰爭可不只是兵馬的博弈,還有財力,物力,人力的比拼。胡人一旦進入遷移狀態,幽州並州對於冀州的威脅根本就沒有作用了。而劉辯在洛陽的主力大軍雖有四萬,但也是一個道理,洛陽關中的建設更加重要,也不能供應大量兵馬的出征。

荀彧相當於劉辯的財政部長,荀彧說沒有兵力救援青州,那肯定就是沒有了。但劉辯卻不會放棄遷移胡人的政策,這件事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做。就算沒有遷移胡人這件事,袁紹肯定也會除掉青州這個如鯁在喉的敵人,劉辯若是大舉救援肯定會破壞休養生息的政策。

只有在休養生息結束後,劉辯才有實力滅亡袁紹,若是破壞休養生息,就算滅亡袁紹,在對付其他諸侯,徹底統一大漢,也可能推遲數年時間。

左右青州都要面臨這場劫難,倒不如考慮青州能否堅持得住兩方的聯合進攻。自從青州驅逐袁紹的進攻之後,休養生息了接近三年時間,如今青州有實力打一場硬仗。

再說兵馬,青州有兵馬六萬八千左右,三萬水軍,三萬步軍以及八千白袍軍,這些兵馬皆是多年的老兵,能征善戰。而將領方面,有陳慶之,林仁肇兩員統帥,又有秦瓊,羅士信,太史慈,文鴦,林沖,太史慈,唐斌等武將。同時還有虞允文,徐庶出謀劃策,必要時,虞允文也能指揮軍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