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7章 召喚人才

除改變耕種作物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之外,劉辯又思考著其他的辦法,盡可能提高大漢的生產力。

作物的品種是根本,除此之外,便是工作效率。

何為工作效率?大漢時期百姓耕種靠的是人工種植,土地的開墾以人力挖掘與牛耕為主。牛在古代是寶貝,律法上殺牛是犯法的,有時候饑荒戰亂,一個村子都沒有一條牛,耕種便靠人力挖掘,可以想象生產力的落後了。

而在後世,耕種靠的是機器,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打個比方,同樣大小的一畝地,用人力挖掘可能需要三到五天,用牛耕需要一天,用機器只需要一個時辰。

但由於漢代技術的落後,有的家庭不光沒有牛,甚至是耕種的鋤頭,農具都沒有,這也就造成了生產的落後。

比如玉米這種作物,可以春播,可以夏播,生長周期短,一年可以播種兩季,一季只需要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可由於開墾土地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春季播種之後,再到收獲,想要夏季在播種,然而時間卻不夠了,因為土地沒有開墾的時間。

原本一種可以種植兩季的作物,卻只能種植一季,假如能夠提高開墾的速度,將作物兩季都種植上,那糧食產量不就呈倍數增長了嗎?

土地的開墾,就只能從農具,耕牛方向入手了,劉辯想到這一方面,便要做出完整的計劃。

“朕既然兌換出這幾種作物,農業方面就要搞好!”劉辯沉吟著,很快在宣紙之上寫下這當面的計劃。

一,成立農司,統籌管理天下的農具,耕牛。

農司的職業便是主管提高耕種效率的,農具方面,農司負責打造農具,普及農具,並且百姓的農具需要到農司登記造冊,但有損壞,丟失,用鈍可以去農司憑借壞的兌換新的。

這樣一來,就可以對天下的農具普及,有一個很深入的了解,農具普及下去,多多少少能夠提高耕種效率。

耕牛方面,農司負責培育耕牛,天下的耕牛需要在農司登記造冊,不過牛需要買,農具憑借舊的兌換新的這個沒事,但牛可不能憑借死的兌換活的。若是做這種便宜事,百姓不勞而獲將牛殺了吃了,再去農司領養,這可就賠了。

以一裏為基準,一裏八十戶,可以分到一頭耕牛,先按這個標準普及下去,隨後在培育耕牛,逐漸讓更多的人,分到耕牛。百姓可以領養農司培育的耕牛,養死了罰,養好了賞,農司也有義務教導百姓養牛的方法。

很快一個農司在劉辯陛下形成了,負責管理農具,耕牛的普及。有培育耕牛,打造農具的任務。農具方面,劉辯飛快回憶著後世的農具,這個時代的農具主要為耒耜,劉辯看過,並不好用,農業經過後世幾千年的發展,農具早就有了長足的改進,耒耜可以淘汰了!

劉辯取來宣紙,在紙上畫著,很快幾種農具出現在紙上。這個不需要兌換技術,幾遍前世是農村人,農具接觸很多,很容易就畫了出來。

板鋤,鋤刃比較厚,寬,可用於大面積的挖掘開墾。薅鋤,鋤刃薄,重量輕,可用於除草,翻土,條鋤,鋤刃呈條形,鋤刃長,可用於小面積深度開墾,對於堅硬的土地很是好用,還可用來挖掘土豆,番薯這些作物。

這三樣鋤頭若是打造出來,可比耒耜好用多了,劉辯當即差人派工匠打造這三樣農具,若是可行,便全面大會耒耜。

“大漢的耕牛還是太少了,光靠人工培育想要短時間普及,還是太難了。看來只有求救與冉閔了。”劉辯呢喃一聲很快又書寫了一封信,信是給楊繼業的,劉辯讓他去河套與冉閔溝通,獲得耕牛。

兵器,戰甲,衣服,食鹽,糧食,這些東西在落後的河套冉閔都需要。與冉閔合作,換取耕牛劉辯覺得可行。

寫完信,劉辯又思考起來,作物換成高產的,在普及農具,耕牛爭取讓作物種植兩季。隨後便是種植技術上面了。

水利灌溉,施肥,農業人才,這些都能夠大幅度提高糧食的產量。

水利灌溉,筒車,隨便還有曲轅犁,這兩件唐代才出現的寶貝,劉辯也一並用兌換出來了圖紙。施肥方面,劉辯又憑借後世的記憶,糞便,草木灰,這些東西的利用,劉辯也有寫了下來。

隨後便是農業人才!

劉辯馬上溝通系統道:“朕要召喚農業方面的人才!”

“系統現有積分893點,召喚農業人才,叮,恭喜宿主獲得南北朝農學家賈思勰,賈思勰,武力53,統帥62,智力89,政治83。特殊屬性,農術99!現賈思勰植入身份為洛陽人士,為城外農戶,著有《齊民要術》一書。”

系統說完,便不再說話,劉辯知道農業人才很少,就他所知道的也就有賈思勰,徐光啟有很大的成就。想要系統給出五個名單召喚恐怕是難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