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5章 想要投效天子的大魚

陳慶之這邊為了提升白袍軍的戰鬥力可謂是拼了命的訓練,士兵們每日一訓,陳慶之也以身作則參與訓練。

陳慶之如此瘋狂的甚至以身作則訓練士卒有三個目的,第一個是要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以便到時候能夠不懼怕任何危難。

第二是為了他自己,陳慶之心知自己步不能跑,馬不能奔,若是戰事危機,士兵自去廝殺,或者要趕路之時,他怎麽辦?以前他不身在軍旅,如今他是一軍統帥,不說帶領兵馬沖鋒在前,卻也不能成為士兵的累贅。陳慶之是要自己適應軍旅的生活,不說提升自己的武力,但也要有些自保的手段。

還有一個目的陳慶之沒有明說,便是報答皇恩,報答劉辯的知遇之恩,以陳慶之的出身,在加上他身子羸弱,想要出人頭地這輩子都難。而劉辯開設科舉,讓他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在武舉之中,僅僅以他韜略,破陣第一的成績,便提拔他為武舉的榜眼。可以說是皇恩浩蕩了。

如今劉辯奇襲壽春的計劃交到了他的手上,並且指明要白袍軍完成,陳慶之豈不知劉辯知道他的才能,器重於他?青州林仁肇,林沖,太史慈等人乃是老將,並且麾下兵馬解釋精銳,為何不讓他們去完成這個任務?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劉辯是看出陳慶之才能得知己,伯樂。陳慶之自當要以死相報劉辯提拔之恩。

陳慶之態度如此堅決,秦瓊嘆了口氣道:“既然將軍您如此堅持,我也沒辦法,不過你的訓練強度太大,如此訓練會適得其反,我這裏有些粗淺的煉氣口訣,能夠強身健體,將軍每日早起陪我一起打坐,或許會有些用。”

陳慶之大喜,知道這些東西一般是武者壓箱底的東西,乃是不傳之秘,這打坐練氣乃是從小學習的基礎,能夠壯大本源強身健體,增強力氣。陳慶之知道自己從小體弱,若是有這東西可學,當能使自己強身健體。如今秦瓊肯拿出來傳給他,當真是瞧得起他了,陳慶之連忙撐著身體爬起來,向秦瓊行了個師禮:“多謝秦將軍了,若是秦將軍不棄,我便傳授將軍兵法報答。”

“也不是什麽高深的東西,都是小時候拿來打基礎的養氣法門,現在將軍已經過了年紀用處恐怕也不會大!既然將軍用兵法來傳授,那咱們就互相學習,莫要行這師禮。”秦瓊一把扶起陳慶之道。

“好,你傳授我打坐養氣法門,我傳授你兵馬,咱們互相學習。”陳慶之笑道。

陳慶之這邊不過一天時間,以身作則成功讓士兵答應一天一訓,甚至折服了秦瓊,使其傳授強身健體的法門。而虞允文,也在當天在數員騎兵的保護下,喬裝打扮趕往徐州。

相比陳慶之,虞允文的能力也絲毫不讓,虞允文同時也是一個儒將,只不過劉辯沒有讓他擔任將領罷了。虞允文在南宋,有著極高的評價,可以說是延續了南宋百年。當初金國十幾萬大軍攻來,在淮南一帶如入無人之境,而當時的統帥李顯忠並未到來,虞允文臨時接過大軍的指揮權,以一萬八的兵力,打敗金兵十五萬,取得了采石大捷。

而後來,虞允文也是出將入相,一直掌管川地的軍政大權,一心收復中原,最後積勞成疾而死。

虞允文一路南下,來到徐州下邳郡,下邳城。虞允文扮作商人入城,並未急於求見陶謙,而是在城中客棧住下,聯系城中錦衣衛,打探徐州的消息。

一天之後,虞允文便將徐州的情況摸清楚了。

原本按照歷史的走向,陶謙於公元194年就病逝了,如今已經是公元195年十月分了,陶謙雖然沒死,但身子骨也不硬朗,恐怕也就這一兩年的事了。

陶謙如今一直是臥病在床,徐州大小事物,是交給糜竺,與曹豹管理,一文一武,共治徐州。而陶謙的兩個兒子,都是平庸無能之輩,恐怕沒有能力繼承徐州。

而更有一件事情讓虞允文感覺到有些棘手,那就是兗州之主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一直客居徐州。虞允文拿著錦衣衛送來的卷宗看著,臉色凝重道:“好計策啊,糜竺之妹待嫁閨中,糜竺在徐州又有些舉足輕重的地位,趙匡胤是要用美男計,讓趙光義娶了糜貞,待陶謙一死,他就兵不血刃拿下徐州?”

“不過趙光義與戲志才來了徐州已經半年,還沒有得手,一個原因是戲志才身體不好,一直處於休養狀態,還有一個原因只怕是糜竺不肯答應。糜竺是徐州名士,只怕不肯輕易投靠了趙匡胤,看著我要促成借道之事,還得從此人身上著手!”虞允文沉吟道。

陶謙臥病在床,一般不接見別人,虞允文想要見到陶謙都難,更別說借道之事了,而虞允文便要從糜竺身上入手了。若是糜竺對趙匡胤的態度殷勤,有投靠趙匡胤的念頭,那虞允文是不會在糜竺身上入手。可趙光義來了午休大半年還沒有什麽進展,就說明糜竺是不想投靠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