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4章 儒將風采

孔融拿著書信,臉色發苦道:“陛下這是給咱們出了一個難題啊,借道徐州奇襲壽春,斬袁術頭顱獻於聖案前,你們覺得此事可行嗎?”

“此計自然可行,只是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借道徐州,一個是白袍軍!”虞允文沉思道。

孔融便看向陳慶之問道:“陳將軍,你的白袍軍組成還沒有多久,可否投入此戰?”

陳慶之回答道:“我之白袍軍已經組建完畢,其中三千由原幽州先登組成,另外五千也是剿匪得來的四處山寨豪傑青壯,俱是能征善戰。況且出兵壽春最起碼也是明年的事情了,起碼有四五個月的準備時間。這段時間,我能讓白袍軍的戰鬥力在提升一個档次,到時候攻打袁術定然無往而不利!只是借道徐州之事,需要十分隱蔽不可泄露出去,又要與陶謙商量才行,我要訓練兵馬離不開身,借道之事恐怕只有虞軍師前去遊說陶謙了。”

虞允文點了點頭道:“這書信是陛下下的死命令,我等身為臣子當為君分憂,並且這戰略只要實行的隱蔽,有七分把握可以成功。而戰場機遇稍縱即逝,哪裏有十分把握呢?便是有一分把握也要一試,我明日便秘密啟程求見徐州陶謙,陳述借道一事定將此事辦妥!”

陳慶之聞言點了點頭道:“允文說的不錯,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當以死相報,便是讓我支身前去刺殺袁術我也願意!”

見陳慶之與虞允文態度堅決,孔融道:“既然二位覺得此計可行,我便鼎力相助二人。從今天起,青州資源向白袍軍傾斜,陳將軍可一定要將白袍軍訓練好了啊!”

“刺史放心!”陳慶之拱了拱手旋即道:“另外我還想向刺史要一個人助我訓練軍隊!”

“哦?你要誰?你要不是林仁肇將軍,都可以依你!”孔融笑道。

“我要秦瓊秦將軍與羅士信將軍其中之一,我之白袍軍,其中大半是由綠林豪傑組成。而他們二人乃是綠林好漢出身,若是能夠助我訓練白袍軍,便能很快做到令行禁止!”陳慶之解釋道。

孔融撫須道:“眼下袁紹已經退兵,坐觀袁術成敗,青州尚無大戰,我將他們二人都派到你麾下,助你一臂之力!日後攻打壽春,也讓他們做你副將一同出征。”

陳慶之大喜:“多謝刺史大人了,有他們二人相助,此事便成了大半!”

奇襲壽春之事便議定了,由陳慶之帶著白袍軍積極訓練,虞允文親自前往徐州,促成借道之事。

白袍軍大營建在劇縣城外,陳慶之得了秦瓊,羅士信二人,便帶著二人趕往軍營。路上羅士信喜滋滋道:“上次攻打袁紹一戰,陳將軍用兵如神,我便希望能在陳將軍聽令,如今卻夢想成真了。只是這次不知道要打誰?刺史居然將我兄弟二人都調到了您的麾下?”

羅士信對於陳慶之卻是心服口服的,不說武舉之時陳慶之破陣便讓羅士信大開眼界,便是攻打袁紹一戰,陳慶之獻計破敵,隨後指揮兵馬廝殺,這些事都讓羅士信對陳慶之心悅誠服。

而秦瓊雖然不似羅士信那般對陳慶之崇拜,但他心中清楚眼前如書生般文若的青年,絕對不是書生那麽簡單,而是一名儒將。

書生者,乃是誇誇其談,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而儒將是運籌帷幄,通曉兵事,善於研究大局,知曉敵我雙方的優劣,以智力揚長避短,取得勝利。

這種人表面上看不可怕,但若是心懷輕視,那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

在三國本土,就有兩個十分出名的儒將,周瑜和陸遜,一個在赤壁之戰打敗老謀深算的曹操,一個在夷陵之戰打敗經驗豐富的劉備。憑借的並非是個人的勇武,而是用計謀用智慧以戰謀勝之。

儒將用兵,大多是研究對手的性格,尋找敵我雙方的弱點,針對敵人性格上的缺陷,制造機會尋找戰機。陳慶之打袁紹的青州之戰如是,周瑜指揮的赤壁之戰如是,陸遜指揮的夷陵之戰如是。

聽了羅士信的詢問,陳慶之搖了搖頭道:“此事幹系重大,除了我與軍師,刺史知道,誰也不能說,抱歉了。”

羅士信也不在意,抓了抓腦袋道:“既然幹系重大,那我也不問了。不過您要我們幫你做什麽?”

陳慶之解釋道:“論運籌帷幄,你們不如我,但沖鋒陷陣我不如你們,現在我的白袍軍,不久之後便要進行一場大戰,可白袍軍剛剛成軍不久,戰鬥力還不高,我能教他們如何行軍布陣,如何列陣禦敵,但他們的個人勇武,我卻教不了,所以要兩位將軍協助我。並且時候出征,二位也要與我同行。”

“此乃分內之事,將軍放心不過三月我便將他們訓練得如狼似虎!”秦瓊羅士信二人拍著胸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