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7章 白袍軍

範仲淹早在劉辯還在並州太原時就召喚出來了,這五年一直在並州,初期為太原太守,因為政績斐然。劉辯任命其為並州刺史,範仲淹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在宋朝之時,也是鎮守邊關,範仲淹在時,狄青也不過是他的後輩,在他手下為將。

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單單治理地方卻有些可惜了。劉辯便將他調回洛陽,表其為幽州刺史,雖然只是換了個州,但作用卻是不小。

首先蒙古還在一統草原部落,三五年間恐難以南下。並州便相對和平,並且還有冉閔占據河套作為緩沖。若是蒙古南侵,短時間不會威脅到並州本土,並州如今還算安定,有龐籍治理已經是綽綽有余,若是真的發生了戰事,緩沖的時間足夠,劉辯也來得及調兵遣將。

若是蒙古南侵,劉辯打算第一時間便將王猛調去並州。如王猛,範仲淹,虞允文這種人才都是政治能力不凡,並且知兵,如今劉辯麾下不缺打仗的,有王猛,範仲淹坐鎮一方督管政務。不僅僅可以很好的治理地方,戰事來臨時,由於他們知兵,更能配合前方的將領作戰,更好的協調,更好的配合。

並州暫時安定,範仲淹在並州意義不大,而幽州局面此是相對艱難。所以將範仲淹調去幽州,其才能才更好的發揮出來。到時候薛仁貴在前方作戰,範仲淹在後方治理地方,督促糧草,若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以範仲淹的能力,絕對不會出現什麽戰略性錯誤。並且這也是劉虞要求的,若是範仲淹去了幽州,劉虞定然會全面放權。到時候劉虞在幽州安定人心,範仲淹則執掌政權。

劉辯繼續看著台下一人道:“伍雲召上前聽封!”

伍雲召?伍雲召是武舉第三探花,第二名榜眼陳慶之尚未封賞,怎麽就到了伍雲召?眾人帶著一絲不解,然而陳慶之仍是保持著躬立的姿勢,目不斜視。

劉辯看著伍雲召道:“你是伍公之子,也算是將門之後,此次武舉你表現出色,得了探花之名,陣心甚慰。朕現在封你為偏將軍,跟隨薛仁貴前往幽州聽用!”

偏將軍?前往幽州?那就是在薛仁貴手下為將了。但伍雲召並無半分不悅,這段時間薛仁貴的武藝,治軍統軍,氣魄都已經將他折服,若是在別人手下或許他還不服氣,但在薛仁貴手下,卻是一百個服氣的。

“末將遵旨!”伍雲召拱手領命。

“張士貴上前聽封!”劉辯再次看向一人。

張士貴踏步而出拱手道:“末將在!”

“朕封你為折沖校尉,與薛仁貴一同前往幽州聽用!”

折沖校尉,雖是校尉,卻有頭銜已經非常難得了,若是再有功勞,便可能是折沖將軍,直接是雜號了。張士貴拱手謝恩,隨後劉辯看著薛仁貴,範仲淹,伍雲召,張士貴等四人道:“你們四人俱是前往幽州,輔佐州牧劉虞,替朕保境安民!”

“末將,微臣遵旨!”四人齊聲道。

劉辯又從桌案上取出一道聖旨,差女官遞給薛仁貴,嘴裏解釋著:“這封聖旨,是朕擢升狄青為平虜將軍,樂進為揚武將軍,潘鳳為偏將軍的聖旨,到時候你前去宣讀!”

當初狄青,樂進前往幽州之時,狄青是建威將軍,樂進是偏將軍。而劉辯封狄青的平虜將軍也是雜號將軍的頂峰,只在鎮軍之下。狄青,樂進各自加封一級,潘鳳也從晉升為偏將軍,劉辯也算沒有厚此薄彼。

封賞完前往幽州的三將,劉辯終於是看向了陳慶之,笑道:“陳慶之,羅士信,徐庶上前聽封!”

陳慶之羅士信等幾人尚且是白身,上前拱手道:“草民聽旨!”

“陳慶之,此次武舉之中,你雖然沒有參加猛將類考核,但你之破陣,韜略,成績冠絕眾人。古之名將運籌帷幄之中,破敵於千裏之外的不在少數,朕相信你有此之能,所以陣決定破格任用你為偏將軍,前往青州在孔融麾下為將!”

“徐庶,此次武舉之中,你韜略破陣表現出色,朕表你為青州軍師,前往青州軍中,擔任副軍師,位在虞允文之下!”

徐庶在武舉之後,盧植早早便查清楚徐庶方面的案件,乃是冤假錯案。於是盧植便替徐庶平案,如今徐庶便是以真名示之。而徐庶四維也比較不錯,武力69,統帥79,智力96,政治89。

“羅士信,你此次武舉之中,武藝表現出色,勇猛難敵,朕封你為牙門將軍,前往青州為將!”

眾人聽了劉辯的話,才恍然大悟,原來陛下並非不是不封賞陳慶之,卻是要按照地方一個個的來啊。

相比於幽州的形式,青州同樣是不容樂觀,首先是人口不足,貧窮。隨後袁紹,趙匡胤若要發展,青州必為必爭之地。

如今青州有林仁肇,進沖,唐斌,太史慈,虞允文等人,再把陳慶之,徐庶,羅士信等人調去,青州實力無疑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