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8章 治國之道

“草民範仲淹拜見陛下!”

範仲淹乃是一個青年文士的模樣,一襲青衣,一身浩然正氣,給人一股子剛正不阿的感覺。劉辯一見到範仲淹,就心生好感,一種喜愛油然而生。

範仲淹由將士帶領書房,他聲音洪亮,身板筆直,不卑不亢得向劉辯行禮。

劉辯眼睛一亮,這範仲淹能力不凡,並且軍事,政治都樣樣精通。最難得的是他的性格,這是一個能做事實的人才,劉辯對此次的召喚頗為滿意。

但盡管在如何滿意,範仲淹卻是自己召喚出來的,他的能力自己知曉,但試探一番,作為考校還有有必要的。

“朕發出招賢榜不過半個時辰,想不到就有人才投效!看你模樣想必是飽讀經史,身懷治國韜略的人才了吧!快快將你的治國才能說與朕聽,朕也好給你安排職位!”劉辯故作姿態道。

範仲淹神色一震,明白劉辯這是要考校自己,心道自己一展所學的機會終於來了。

範仲淹清了清嗓子,將自己心中的治國韜略一一道來。甚至對劉辯當前的局勢也是做出了評價。

範仲淹的政治,統帥,智力都非同小可,面對範仲淹的侃侃而談,劉辯正襟危坐,側耳傾聽起來。

“陛下,草民以為,治國,當先整頓吏治,方天天下,各地的官員,都是由世家大族舉孝廉而任職。但世家,哪個沒有私心?公正廉明者少之又少!”範仲淹侃侃而談,一語道出關鍵所在,絲毫不懼怕劉辯責罵?

“世家子弟把持官位,如此一來,各地官吏都為自己,為家族謀取利益,而不注重百姓,大漢百姓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貧困,甚至生活難以維持下去!又逐漸淪為世家的附屬,賣身為奴,成為世家的力量,原本宿主百姓的土地被世家兼並,原本屬於大漢的百姓,又成為世家的私奴!”

“世家大族一步步走向強盛,而國家卻一步步走向衰弱!”

範仲淹一拱手道:“所以陛下,草民以為,治國當先整頓吏治!裁撤冗官,選拔真正能為百姓謀福祉的官員,如此百姓富強,陛下賢明,大漢就會逐漸強盛!”

劉辯摸了摸陛下,聽出了這句話中的意思。心道如今大漢衰弱,還有個原因就是桓帝和自己的便宜父親昏庸無道,弄得民不聊生,你不好意思明著說吧?

陛下賢明?也就是說如果朕昏庸,大漢仍不可能興復!也是,再好,在完美的制度,若是執政者昏庸,國家也會逐漸敗亡。

劉辯神色一正,心道:“朕一定要做一個明君,讓大漢屹立於世界之巔!”

“先生所言,句句發人深省,但先生可有具體的解決辦法!”劉辯繼續詢問道。

“陛下,如今的官吏錄取制度乃是舉孝廉!並且舉孝廉的資格在世家手中,先不說這些人有沒有真才實學,就是真的乃是仁孝之人也不得而知。”

劉辯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所以想要解決這種現狀,當務之急,是改變官員的錄用制度!任用真才實學之人!”

“那先生以為用什麽制度,才能做到真正的賢才是舉呢?”劉辯滿含深意道。

“這……草民也暫時沒有好的辦法。不過草民身為,若要裁撤冗官,打壓士卒,應任命寒門學子,以寒門對付世族!相互制衡!”

劉辯眼中閃過一絲精芒,暗中呼了口氣,心道:“還好召喚出來的人只是擁有其前世的能力和見識,這範仲淹還不知道科舉制度!”

“先生果然有真材實學,一番話說得朕大有感悟!若用先生治國,大漢中興不遠誒!”劉辯贊嘆道。

“陛下過譽了!”範仲淹謙虛道。

“朕手下正缺先生這樣的理政能手,現在韋孝寬忙的焦頭爛額,不如先生暫時做他的副手如何?”劉辯正了正身子,進入了正題。

“韋大人短短時日,就將太原管理的有聲有色,能做韋大人的副手,是草民的榮幸!”範仲淹神色一喜道,雖然劉辯沒有明確得給自己官職,但卻明白,目前的韋孝寬行的是太原太守的權力,而韋孝寬也沒有明確的任職,說明他還有別的職務,治理地方乃是人手不足。而劉辯讓自己充當韋孝寬的副手,只待鎮定之後這一郡太守是跑不了了。

可範仲淹卻不知道,劉辯對他寄予厚望,在中央乃是丞相之才,在地方,足以督導一州的軍政大權。

……

自劉辯召喚範仲淹已經過去一月,時間到達九月份!

太原在韋孝寬和範仲淹兩位政治破九十的大才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榮。

而韋孝寬也逐漸從政務之中解放出來,專心進行錦衣衛的工作。太原的政務,也全部落到範仲淹的頭上,範仲淹也相當於行事太守的權利。

原本眾文官還對此頗有微詞,但範仲淹卻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自己。短短時日,就將太原給治理得井井有條。甚至是老古板的蔡邕也對範仲淹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