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第4/5頁)

劉安妃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熬過今夜,因此時間要抓緊,不然就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她上氣不接下氣地喘了一會兒,吃力地撐身喚過貼身侍女,用細若遊絲的聲音吩咐她速去恭請聖駕,就說安妃有最後幾句話要奏明皇上。那侍女見劉安妃這般模樣,知道大事不好,慌忙就遣了一個小黃門去飛報張迪。

趙佶這幾日正忙著處理梁山泊招安之事,又依著師師的建議做了些輪流安撫諸宮的工作,因而未得抽暇到劉安妃這邊來看望。梁山泊義軍招安既畢,張迪知趙佶連日陷在政事中煩悶得緊,就提議皇上去艮嶽轉轉,換換腦筋。

那艮嶽位於京城東北景龍門內,方圓占地十余裏,系廣采天下奇石建成。這個浩大的人工景區始建於政和七年,至此已進行了四五年的建造施工,即將進入竣工階段。趙佶對興建這片勞民傷財的人間仙境興趣極大,認為這個艮嶽的修建,不僅使得他多了一個怡情養性的佳妙去處,而且是大宋江山升平安泰、昌盛繁榮的一個象征。他也早想抽空去看看工程進展到了什麽程度,經張迪一提,即欣然應允。

此日趙佶便由童貫、梁師成等一幹寵宦陪同著,興致勃勃地前往艮嶽視察了一番。但見所到之處,果然是修建得峰奇水秀,泉幽林美,佳景無數,氣象萬千。趙佶遊覽得十分滿意,雅興大發,揮毫在各景點題下了不少匾額,諸如攬秀、龍吟、練光、跨雲、梅渚、雪浪、煉丹、凝真,一直玩到日暮,方才盡興而歸。回到宮裏剛剛坐下飲了半杯雀舌,便聞張迪奏來了安妃娘娘怕是快不濟了的消息。

趙佶沒想到劉安妃的病情會如此迅速地發展到性命垂危的地步,聽張迪奏道安妃娘娘有話要說,就即刻撂下了茶盞,吩咐起駕。

劉安妃眼巴巴地盼到趙佶駕到,一時百感交集,欲勉力起身下床,被趙佶止住道,安妃免禮。劉安妃淚眼婆娑地仰望著趙佶道,臣妾已病入膏肓,無可挽救了。與皇上分別之前別無他求,唯有幾句肺腑之言,不能不吐,鬥膽煩擾皇上撥冗一聽吧。

趙佶在床邊的繡墩上坐下道,卿有何言,只管慢慢講來,莫要著急。劉安妃目視左右,趙佶會其意,令侍列一旁的侍女太監一概退了下去。

劉安妃咳了兩聲,艱難地喘著道,皇上很忙,臣妾亦已無說話的力氣,就長話短說了。臣妾侍奉皇上多年,深蒙皇上恩澤,自謂對皇上也是盡心盡力的。唯有一件事,臣妾欺瞞了皇上,對不住皇上。若不對皇上坦白出來,臣妾是死不得安的。林靈素陷害李師師那事,是出自臣妾的指使。

趙佶聽著,心裏咚地一跳,但面皮上聲色未動,只輕輕點了一下頭。

劉安妃喘了兩口,繼續說道,臣妾嫉妒李師師受寵,不合便起了歹意,指使著林靈素去作法詛咒李師師,造謠陷害李師師。但是,派人行刺李師師不是臣妾的主意,真的不是!那是林靈素自作主張去做的。自然了,有臣妾加害李師師的意思在先,那件事臣妾亦脫不掉幹系。臣妾如今已知錯,知罪!皇上無論怎樣處罰懲治臣妾,臣妾皆甘願受領,無言可辯。即使皇上不懲治,上天也要懲治,臣妾落到眼下的光景,就是報應!如今臣妾萬分痛悔,可惜覆水難收,已經晚了!

趙佶定定地看著劉安妃,沉重地嘆息一聲道,你這是何苦來!

劉安妃的淚水一下子湧出眼眶,斷續地泣道,如今臣妾也想,我這是何苦來呀!但在當時,臣妾想的,就是怕失去皇上的恩寵。臣妾由當壚之女一步步走到安妃之位,其中的艱難,皇上是難以得知,難以體味的。臣妾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所依靠者唯有皇上。如果失去了皇上的恩寵,臣妾就失去了一切,就生不如死。所以臣妾是怕,是怕呀!後宮的嬪妃明爭暗鬥,其實都是這個“怕”字在作怪。這就是我們這些皇宮裏的女人的命。這些話,往日裏臣妾是不敢說的,現在再不說,就再沒機會說了。求皇上看在臣妾命薄的分兒上,寬諒臣妾一二。說至此處,劉安妃已是喉頭哽咽,泣不成聲。

眾嬪妃平素在皇上面前均只是笑語承歡,何曾有人敢吐露一星半點內心的酸楚。今日裏劉安妃說的這幾句話,雖然不多,卻真正是披肝瀝膽的真情袒露,給了趙佶不小的震動。

趙佶本是個藝術家氣質的人,這時設身處地想來,也禁不住暗自嗟呀。於是他拍著劉安妃的手安慰道,你既是知錯就好,過去的事就過去了,來者可追。姑念你是一時糊塗,朕赦你無罪。今後你也不必時時存著那個“怕”字,朕豈是那種薄情寡義之君耶?後宮諸妃,無論是誰,只要對朕忠心無二,朕均會善待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