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第2/5頁)

這事若放在一般女子身上,多半要撒嬌使潑地攛掇皇上毫不留情地嚴厲追查,必得將那陰損歹毒與己為敵之徒一網打盡,貶下十八層地獄,方消心頭之恨。

然而師師的氣量和見識到底非比常人,愈是在這種時候她愈是能沉得住氣。一陣氣憤之後,她很快便平靜下來,前後左右全面地考慮了一番。她感到這件事情不宜再往大裏鬧,否則對皇上對後宮對自己都沒好處。於是,師師乃婉轉地勸趙佶道,皇上對賤妾的一片深情,賤妾感念不盡。不過依著賤妾的意思,此事宜追至林靈素處為止,不必繼續深究。

趙佶道,為什麽不深究?一切有朕做主,你何慮之有呢?

師師娓娓道來,皇上若將此事鋪陳開追查下去,可慮者恐是多矣。皇上你想,那林靈素現在對他自己的所作所為尚且抵賴不招,又焉會供出其同犯主謀?他既不招,皇上必得從其他方面去查,這個動靜便要弄大。朝野上下對皇上恩寵賤妾原本就非議頗眾,若因此事大動幹戈,傳揚開去,於皇上的聲望大有不利,或許反倒會激起人們同情和支持林靈素之輩。而且,皇上對安妃娘娘涉及此事,現在只不過是有所懷疑而已。自然皇上的懷疑不無道理,說實話賤妾亦有同感。那一夜賤妾唐突進宮被安妃娘娘截住,從其對賤妾的態度上,賤妾能夠分明地感受到她的醋意,或者說是敵意。但懷疑歸懷疑,沒有確實的證據卻當不得真。私下裏與林靈素往來幾次,恰巧在林靈素事發後病倒,這些事都是可以做出種種解釋的,算不上過硬的證據。皇上能不能拿到過硬的證據呢?賤妾揣度很難。林靈素敢於堅持抵賴,蓋出於此。若皇上在宮廷裏雷霆閃電地折騰一番,到頭來一無所獲,豈不是空留笑柄,倒讓那心懷叵測之輩看了笑話嗎?

趙佶道,照你這般說,朕便無計可施了嗎?

師師道,辦法當然有一個,那就是皇上心裏坐定了誰,譬如說是安妃娘娘吧,就板了面孔,冷了心腸,直接拘起來嚴審。宮裏娘娘的千金貴體可比不得林靈素那麽死硬刁蠻,酷刑之下由不得她不招。但有一樣,宮中嬪妃妒我李師師者,雖以安妃娘娘為甚,卻絕非安妃娘娘一人。凡事皆有萬一,萬一事情不是安妃娘娘所為,萬一安妃娘娘屈打成招,釀成冤案,皇上於心何忍?以皇上的仁慈、寬厚品德,願行此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之事嗎?

趙佶躊躇著嗯了一聲,暗自點了點頭。師師這話正說中了他的顧忌為難處。趙佶在拿下林靈素後沒有馬上去找劉安妃質問,就是顧慮萬一到時候問又問不出,動刑又怕動錯,弄得騎虎難下,不好收拾。

師師又道,更有一層可慮處,倘安妃娘娘或者其他什麽人由於此案而遭受嚴懲被貶入冷宮,後宮諸妃必會兔死狐悲,同仇敵愾,與賤妾結怨越深矣。賤妾倒不是懼怕誰,但於無意之中成為眾矢之的,卻頗覺犯不上。所以依賤妾的意思,若此事涉及皇宮後苑,竟是以不了了之為佳策也。

趙佶嘆道,卿之胸襟坦蕩,真乃君子之風,聞卿之言,朕心甚慰。然此事若竟不了了之,焉能懲前毖後?

師師道,賤妾以為,皇上嚴厲懲辦了林靈素,已經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現在可再放話出去,說此案根由聖心已洞察秋毫,凡與林賊有涉者,若能捫心思過,一概既往不咎。倘其不思悔改再存邪念,後果當自量之。古語雲,引而不發,躍如也。有皇上這胸有成竹、援手以待的姿態擱在那裏,今後還有什麽人敢於再在暗中搗鬼、玩火自焚呢?

趙佶連連稱善道,講得好講得好,還是你將這件事情考慮得透徹,朕就依你之意而行便了。後宮裏的那些女人怨朕偏寵你李師師,卻不知道對著鏡子照一照自己的模樣。方才那番見解,是那幫俗物講得出來的嗎?

師師笑道,皇上又謬誇賤妾了,賤妾哪有什麽見解,不過是以人之常情論之罷了。說到人之常情,賤妾倒還有句話想勸皇上。那宮中的諸妃若忌恨我李師師,也不是沒有來由。皇上畢竟只有一個,分給師師的恩寵多了,分給別人的自然便少了,日久天長,忌恨焉得不生?師師也是女人,將心比心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勸皇上今後不妨將用在師師身上的心思,分些出來用到各位娘娘身上,讓大家雨露均沾,豈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回宮後,趙佶依著師師的意思,只命童貫羅織罪名重處了林靈素,未再對案情進行擴大範圍的追查。而且他還聽從師師的勸說,專門去看望了臥病在床的劉安妃。

林靈素事敗之初,後宮諸妃確實都很緊張。雖然她們俱與林靈素無甚瓜葛,但對皇上寵幸李師師,或多或少都發過些牢騷,表露過些不滿,如果皇上懷疑上誰,誰也有口難辯。由此,諸妃不免遷怒於李師師,覺得若沒有這個騷狐狸,也不會生出這許多牽連到自己身上的事情來。師師勸告趙佶所采取的引而不發的策略,果然起到了緩和緊張、化解矛盾的作用。眾嬪妃知道了趙佶不打算再進行深入的追查,心情都放松下來,對李師師的敵意也就逐漸淡化,認為其在皇上心目中也不過爾爾矣。至於皇上願意不時到鎮安坊去過把癮,那是皇上的個人愛好,就隨皇上去好了,犯不著因為與李師師那小蹄子較勁而觸犯皇上。因此李師師就避免了由於林靈素案而變成全體後宮嬪妃的共同敵人,自此亦未再遇到來自後宮的挑釁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