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第3/7頁)

盧俊義考慮,燕青與李師師相熟,由其赴鎮安坊去辦這件事,確實更有一層旁人所不及的便利條件。對燕青獨當一面的應變能力,盧俊義也很了解,就表示同意委派燕青為與趙佶去進行非常談判的全權代表。其他人更無異議。

下面眾人又計議了萬一談判失利的對策。吳用提出使用疑兵計攪亂京城,得到諸頭領的贊同。眾人又研究決定,由關勝負責派人出城,去通報林沖等留守將領,令部隊做好應變準備。由戴宗負責聯絡城裏的秘密據點,備好炸藥油料,一旦需要,即在城裏的要害處縱火鼓噪,造成全城的混亂。由公孫勝帶人趕制一批旗幟傳單,於火起時四處張揚,大造梁山泊人馬已攻進京城的聲勢,以吸引官軍的注意力,為眾頭領奪路出城,帶領大隊迅速轉移創造條件。所有這些,均須在次日午時前完成。如屆時燕青還未將談判成功的消息報來,即以驛館放火為號全面展開行動。

計議畢,眾人散去,悄悄地分頭向其他將領傳達了這些情況和決定。

這時的驛館裏,雖然表面上依舊平靜如水,內裏間卻已劍拔弩張。有的人聞聽情況起了這般變化,居然還興奮起來。比如李逵,就巴不得立馬便在京城裏放起火來,好讓他掄著板斧沖著官軍痛痛快快地著地卷將去砍他個娘,最好是一路殺進皇宮,砍翻皇上,奪了鳥位,那才叫爽。

為了不引起守衛驛館的禁軍的警覺,出城報信和聯絡城裏據點的事要等天亮後再行動,而奔赴鎮安坊去與趙佶談判這樁首要任務,則必須趕在天亮前進行,錯過了這個時機,一俟趙佶回了宮,就一切晚矣。燕青回到寓室,簡短地向正等得焦急的蕙兒說明了梁山泊首腦的決定,一刻未停,就與蕙兒一起匆匆去牽馬動身。

蕙兒見梁山泊這些人聞知風雲突變,不是馬上設法逃跑,而竟然決定找上門去與皇上講理,暗嘆他們真是膽大包天。對於燕青竟敢只身一人於此時去面見皇上,更是異常欽佩。心想這樣的一群英雄人物埋沒鄉裏,無數的庸碌卑劣之輩倒高居顯位,把持著朝綱,這世道也真是不公平!

這時已過午夜,燕青與蕙兒拉馬走出驛館時,守門軍士詢問了兩句。燕青道是要去送友人一程。守門軍士覺得這麽晚了放人出去似有不妥,但因上面並未下達不許梁山泊頭領夜間外出的明確命令,也不好硬性阻攔,只是叮囑燕青莫要走遠,免得找不到回來的路徑。燕青輕松地笑道,兄弟無須擔心,在這汴京城裏,我閉著眼睛也迷不了路。

出了驛館,燕青與蕙兒信馬由韁,徐徐而行,待拐至守門軍士看不到的去處,二人不約而同地一夾馬腹,兩匹駿馬便揚蹄飛奔起來。

有禦賜金牌應付著巡夜的禁軍,燕青、蕙兒一路通行無阻,不多時就抵達了鎮安坊。鎮安坊仍在燈火通明、笙弦悠揚之際,有狎客夜半而至乃為常事,並不引人注意。進了院後蕙兒即除去了男式頭巾,讓一個迎客丫鬟將馬匹牽去馬廄照料。丫鬟知道蕙兒是伺候師師的,也就等於是伺候皇上的,對蕙兒的指派自是順從有加。李姥姥見蕙兒半夜出去帶回來個燕青,只道是奉皇上旨意所為,也不敢多嘴探問。

蕙兒讓李姥姥備了兩份精致的點心水果拼盤,由她和燕青一人端著一個,走進了後院。采用這個方法讓燕青進入師師房間,是燕青和蕙兒在路上商量好的。在後院當值的內侍們都認得蕙兒,見燕青端著果盤從容不迫地沿甬道走來,只道他是個幫蕙兒做活的小廝,擡一擡困倦的眼皮遠遠地斜了一下也就作罷,根本沒想到有盤問的必要。當然這些內侍戳在那裏主要也就是做個樣子,真正擔任警衛任務的衛士其實都由張迪安排在了師師臥房周圍的廂房裏,如果師師房裏發出可疑的動靜,瞬息間他們便可沖至皇上身邊。

此刻已是後半夜醜時光景,師師和衣躺在趙佶身側,了無一絲睡意,正等得心裏發慌。聽到輕盈熟悉的腳步聲,知是蕙兒回來了,連忙悄然起身,撩開帳幔來到外間,見蕙兒已經進了房間。

後面還緊跟著一個年輕人。師師定睛一看,竟然是那多日不見,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燕青。師師心頭一陣蹦跳,脫口低問,小乙你怎麽來了?

話一出口,師師自感問得好蠢。燕青所為何來,不是明擺著嗎?

燕青卻很認真地回答,小乙乃受宋盧兩位頭領之托,肩負重要使命而來。他放下手上的托盤,省去了通常的寒暄問候,單刀直入地將自己代表梁山泊首腦前來面晤趙佶的任務告訴了師師。他向師師解釋說,本來這事是應先征得師師同意的,但因情勢急迫,實在是來不及了,希望師師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