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第3/6頁)

後因朝廷上民生軍事、內政外交諸事繁雜,趙佶的精力不可能只放在那個案子上。開封府那邊亦再無新鮮線索,對該案的追查便被擱置下來。如果沒有劉安妃和林靈素的再次謀劃行動,或許鎮安坊一案就成了一樁永被束之高閣的無頭死案。

劉安妃與林靈素針對李師師的新的陰謀策劃始自半個月前。

自從鎮安坊行刺案發生後,劉安妃的心境很是經歷了一番大起大落的折騰。那一夜於宮院裏觀賞所謂瑞兆時,她見趙佶得到太監奏報匆忙離席而去,情知必為師師之故,料是林靈素的法術終於顯靈,心裏不禁一陣狂喜。及至消息傳來,她方知那林靈素所施展的並不是什麽道家法術,而是街頭巷尾市井無賴皆可為之的卑劣行刺勾當,並且還沒行刺成功。

當時劉安妃是又氣又怕。氣的是林靈素愚笨無能,竟然黔驢技窮到如此地步。怕的是從這個案件順藤摸瓜追查下來,最終追究到她的頭上。她很是惴惴不安了一段時間,表面上還不能流露出來,那一段日子真是難熬。所幸案子查來查去沒查出結果,既沒查到林靈素身上,更牽涉不到她劉安妃,她這才將一顆日夜懸掛的心放回了肚子裏。

待到案子已如過眼煙雲無人再提時,劉安妃才暗地召林靈素進宮,狠狠地將其訓斥了一番。她說我的本意原是要你作法運功令李師師遭受天譴,你怎的竟使出那等卑鄙不堪的手段呢?幸虧那幫捕快頭腦遲鈍,查案無方,倘有精明之輩覷得破綻,尋出線索,後果將是如何?

林靈素汗流浹背地伏地解釋道,貧道原也意圖以道法懲治李師師,其奈百般作法無效。此非貧道法力不逮,實乃李師師有皇上龍威著力庇護,外力概難襲破。貧道於無奈中冒險出此下策,亦因效忠娘娘為民除害之心迫切,乞娘娘明鑒寬諒之。

劉安妃道,照你這麽說,我便只能眼睜睜看著那妖姬媚惑皇上而無法可治了嗎?林靈素道,辦法總會有的,容貧道再思之。劉安妃嘆了口氣道,那你就回去想吧,想出妥善的法子再來告訴我。話雖這麽說,這時候劉安妃已經不相信林靈素的能耐,對他不再抱什麽指望,因而對懲治李師師已心灰意懶下去。

然而那個元宵燈會期間的月夜,劉安妃於宮中不期遇到了受燕青之托進宮找皇上的李師師,目睹了師師非同尋常的美貌和皇上對師師非同尋常的關愛,胸腔的妒火又不可遏制地被熊熊點燃。她終於又耐受不住再召林靈素進宮,詢問他可想出了什麽好辦法沒有。

林靈素為了挽回劉安妃對他的信任,確也在費盡心機思考計策,而且已經有些眉目。蒙劉安妃召見,知道自己在其心目中還是個有用的人,甚是欣慰得意,遂殷勤稟道,貧道倒是已思得一策,喚作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劉安妃問,此話怎講?林靈素道,這件事想通了其實很簡單,李師師所賴者乃皇上之庇護,若使皇上自己不再庇護她,反而要收拾她,那李師師的末日不就來到了嗎?

劉安妃道,這話說得輕巧,你怎的就能讓皇上去收拾李師師?林靈素道,此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關鍵是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並須娘娘做些配合。說著,林靈素壓低聲音,將自己的設想對劉安妃講了一遍。劉安妃考慮了一番,認為其計可行,就開始耐著性子等待林靈素所說的那個時機。

那個時機不久便降臨了。

那個時機就是天降異象。所謂的天降異象,就是天體中出現一些不常見的現象,比如日食、彗星、隕石之類;或者是地球上發生的一些惡劣氣象和災害,比如洪水、地震、大旱。總之其實都是一些比較罕見的自然現象。當時的人往往將這些自然現象與人間的事物相聯系,認為這些自然現象的出現,預兆著人世間的兇吉衰盛。

這種認識不見得沒有一點道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皆有內在聯系,只是真正能破解其中奧秘的能士高人非常之少,世上的多數解釋者均屬一知半解、牽強附會。後來就發展到一些居心叵測之徒假借解釋天象蠱惑人心。由於人們普遍以為修行深厚者可上知天意,所以對名氣較大的道士、高僧之類對天象的解釋比較容易相信。林靈素正是要利用這一點來達到他的目的。

宣和三年冬末,汴京一帶出現了三天異常天氣。在這三天裏,天色晦暗,狂風大作,太陽似露非露,被遮蔽在一片灰蒙蒙的塵霧之中。

林靈素謂天時至矣,急密見劉安妃,囑其可依計而行。於是不日之內後宮裏迅速流傳起一種說法,說是這幾日的天象是不祥之兆,並且多半與皇上有關。鄭皇後為此還專門找了趙佶,勸皇上請林靈素來破解一下連日來日色無光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