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3/6頁)

然而,若論文韜武略,宋江才具平平,並無過人之處。他之所以被擁戴繼晁蓋之後坐上山寨的頭把交椅,主要是緣於其素日在江湖上建立起來的急公好義的顯赫名聲,以及當時名義上的副帥地位,而非是緣於其具備卓越的領袖才幹。宋江本人心裏十分清楚這一點,因此在嗣後選拔山寨的副帥時,便甚為慎重,生怕造成喧賓奪主之勢。山寨裏頗有幾位文武雙全的將領,堪當副帥大任,就是因了這個緣故,均遲遲壓著未予提拔。眾人只道宋江是在搞平衡,暫時倒都相安無事。

但是宋江擔心,這第二把虎皮交椅空著,遲早會生亂子,很想盡快地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數月之前,有大名府龍華寺僧人法名大圓者,外出遊歷路過梁山泊,被宋江慕名請上山寨做道場,於閑談中提到了河北的玉麒麟盧俊義。當時宋江的心中便一動,思忖盧俊義這個人倒不失為一個上佳的副帥人選。論社會威望,論文武才幹,此人均勝於山寨諸將,若將其置於眾將之首,他們不能不服。而山寨裏的多數將領,俱為自己的親信故友,亦不怕盧俊義上山後強龍壓倒地頭蛇,神大欺廟與我宋某人分庭抗禮。如可邀得此人上山,那副帥難題即迎刃而解矣。

但那盧俊義好端端地在大名府做他的莊主員外,怎麽會上我梁山泊來落草呢?宋江覺得此事匪夷所思,當時僅僅那麽一想,也就罷了。

後來楚紅上山,帶來了有關盧俊義的消息,又勾起宋江的這個想法。他感到這裏面似乎是有機可乘,就派出了細作,去大名府打探事態的發展。今日聽燕青備述過事情原委,不禁暗喜道,真乃天助我也。小梁山那幫鳥人裝神弄鬼將盧俊義陷於死地,若我梁山泊義軍挺身而出,拯救其於枷鎖屠刀之下,他盧俊義豈有不歸順我宋江之理哉!

這種心情自然不能在燕青面前露出。因此宋江乃故作深沉莫測狀,並不立刻應允燕青的要求。俟燕青隨杜遷離去後,宋江在房中略踱了幾步,便對吳用表明態度道,小梁山假借我梁山泊名義行此卑鄙勾當,無辜陷害盧俊義於水火中,實是可惡之至。為山寨名譽計,我梁山泊對此事恐是難以袖手旁觀。軍師意下如何?

那軍師吳用原是個落第秀才,在鄉間教書時,便與江湖中人多有往來,遇事為之出謀劃策,歷練得非常圓滑。他與晁蓋、宋江都是多年的老相識,又是最早隨晁蓋落草者之一,對山寨裏的人際關系洞若觀火,豈有揣摩不透宋江心思之理?再者,從他與宋江的關系上考慮,宋江坐穩了山寨的頭把交椅,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此聽得宋江表明態度,他馬上贊同道,大哥所言極是。燕青不遠千裏來我梁山泊求助,乃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如若我們推托不管,豈不寒了天下義士之心。況那盧俊義乃蓋世英才,若能救得他出來上山入夥,我梁山泊正無異於如虎添翼耳。

宋江拊掌笑道,吳軍師之言正合我意,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也。便與吳用計議決定,連夜派出專司外出打探情報的頭領神行太保戴宗趕赴大名府,會同並指揮先期派出的細作,將官府羈押審訊判決盧俊義的所有情報準確地搞到手,使用地下驛站快馬傳回,以便山寨相機組織施行穩妥可靠的營救行動。

燕青在山寨的寓舍榻上輾轉反側了一夜。沒有得到宋江的肯定答復,心裏總是踏實不下來。清晨起床後,略略洗了把臉,胡亂喝了一碗米粥,燕青正欲再去求見宋江,吳用卻先到寓舍看他來了。

吳用開門見山地告訴燕青,盧俊義之事雖與梁山泊無幹,但宋江宋寨主急公好義,從來是為朋友兩肋插刀。我們與盧俊義雖然未曾謀面,卻是久聞其名,知其是條好漢,願意結交這個朋友。宋寨主已經連夜差人前往大名府打探消息,一俟情報搞確,便可擇機動手。

一番話說得燕青感激涕零,當時他就要去面見宋江跪拜謝恩。吳用笑止道,那就不必了,謝恩也不在一時,來日方長嘛。這幾日須耐心等候消息,閑來無事,可讓杜遷帶你在山上水邊轉一轉,觀賞觀賞我梁山泊的氣象,看看此處是否乃英雄用武之地。

燕青聽得出,此言是邀他入夥之意。在奔赴梁山泊的路上,燕青也曾考慮過,假如真的搬動梁山泊人馬救出盧俊義,那麽自己和盧俊義的處境便也是與楚紅相仿,除了落草,別無選擇了。但落草為寇畢竟事關重大,而且對梁山泊的情況他現在尚不真正了解,所以此時燕青不敢貿然吐口,只是含蓄地對吳用道,多謝吳軍師美意,燕青正想就此領略一下梁山泊虎寨雄威。

接下來的幾日裏,燕青便隨著杜遷,在山寨各處遍遊了一番。所到之處,但見皆是營盤齊整,秩序井然,職責分明。雖然已是天寒地凍時節,無論水師陸旅,士兵的操練仍是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尤其是作戰陣法的演練,竟如朝廷的正規軍一般,進退有致,變幻多端,一望可知內中必有高人指揮。燕青邊看邊在心裏贊嘆,這梁山泊到底名不虛傳,遠非尋常蟊賊草寇可比。這些人將來或許有些大作為,亦未可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