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2/6頁)

宋江、吳用這麽快就接見燕青,自然是有些緣故的。

原來這宋江、吳用雖然是盤踞於區區數百裏的梁山泊中,卻十分留意外界的動向。前些日子楚紅到山寨來投奔落草,經過考察後,被編入了扈三娘所部女營中。在述說山外的情況時,楚紅曾提到過從燕青處所聞盧俊義之事。扈三娘將楚紅所述情況向宋江做了稟報,當時就引起了宋江的關注。今日聞得燕青從大名府趕來了,並聲稱有要事面談,斷定必是與盧俊義有關,因此吩咐杜遷直接將燕青送過來,自己要與軍師吳用即刻接見。

當下宋江就客氣地請燕青落座,詢問他前來梁山泊所為何事。燕青不卑不亢,一五一十地說明了來意。進而理直氣壯地指出,梁山人以不光明正大的手段賺取盧俊義上山,致其身陷囹圄,如若坐視不救,必為天下英雄所恥笑也。

宋江聽罷,微笑著緩言解釋道,我很欣賞燕青兄弟千裏救主的忠義肝膽,但是有一樣事情你搞錯了,我梁山泊從來沒做過賺取盧公上山的事。

燕青一聽,就有點動氣地辯道,宋寨主推托得可笑。你們沒做過,難道此事倒是我燕青編造出來的不成?吳用在旁說道,此事當然不是你燕青編出來的。我們已經查清,此事乃河北小梁山強人所為,燕青兄弟是張冠李戴了。

燕青聽吳用這麽一說,不禁一愣,正將信將疑間,宋江正色地道,我宋某人做事,從來義字當先。如果你查實這等不義之事乃是我宋江所為,我項上這顆人頭,隨時由你拿去。

如此鏗鏘之言既出,容不得燕青不信。燕青面色一紅,便站起身來,率直地向宋江道了慚愧。

考慮到再返回去找小梁山的強人理論,時間上是拖不起的,燕青當時就屈膝跪倒,懇求宋寨主仗義行俠,派人助自己一臂之力,潛入大名府救出盧俊義。其情極為淒切,頭額叩地有聲。

宋江見狀,心裏面先自一陣感動,忙離座將燕青扶起,寬慰道,燕青兄弟莫急,現今秋決時刻已過,就算是盧公被判了極刑,亦不至於立馬問斬,營救的機會還是有的。此事我梁山泊當如何動作,尚須與眾弟兄商議,請燕青兄弟少安毋躁。說罷,喚進杜遷,命其先妥善安置燕青下榻休息。

燕青也知道事情不可能當時便有個結果。宋江沒有一口回絕施以援手,已算不錯。他只得耐下性子,先在山寨裏住下來,等候著宋江的決斷。

其實在宋江的心裏,此刻對此事已基本做出了決定:出手搭救盧俊義,我梁山泊乃是義不容辭,當仁不讓。這不僅是因為他被燕青對盧俊義的赤膽忠心所感動,也不僅是出於豪邁的江湖義氣,同時亦是由於宋江自身的某種需要。

宋江這個人,本是山東鄆城縣衙裏的一名押司小吏。他平日裏喜歡結交些三教九流的朋友,朋友們有求於他時,他出手也比較大方,因而在江湖上落得了一個“及時雨”的美稱。以晁蓋為首的石碣村七雄劫了朝廷的生辰綱,受到官府捕拿,幸得宋江及時通風報信,晁蓋等才得以虎口脫險,遁入梁山泊樹起義旗。

後來梁山泊義軍的力量不斷地發展壯大,漸漸形成了雄踞一方且可公開與官府對峙之勢力。晁蓋等人未忘宋江的救命之恩,宋江亦很看重與這些豪俠俊傑間的友情,所以在晁蓋起事後,雙方的往來始終不斷。此後宋江私通梁山賊寇事發遭捕,晁蓋鼎力援救,親自帶人從牢獄裏將宋江劫出,並力推其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在攻打曾頭市的戰鬥中,晁蓋於陣前中箭,傷勢沉重,不治而亡。在眾頭領的公推之下,宋江便接替晁蓋,做了梁山泊的寨主。

當初宋江雖然性喜交往江湖好漢,卻未曾打算自己要去落草造反,更未想過要做綠林魁首。安身於梁山泊中,實乃為情勢所迫而已。所以當晁蓋在世時,他雖名居副帥之位,實則不過是個受人尊敬的閑人。山寨裏的一應軍政人事、財務大權,統統不在他的手上。宋江當時倒未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亦不曾有與晁蓋爭權之意,樂得落一個清閑自在。

晁蓋死後,宋江才真正開始實際執掌梁山泊山寨的權柄。

權力這東西,對於男人來說,其魅力更甚於美女百倍。有些男人聲稱從不貪羨權力,那是因為,他要麽根本沒有得到權力的機會,要麽沒有真正嘗到過掌權的滋味。無論什麽人,不管他是不是適合掌權,有沒有能力掌權,一朝權在手,便再不會舍得丟開。皇宮禁苑裏的趙佶是這樣,水泊梁山裏的宋江也是這樣。

當上名副其實的梁山寨主沒幾日,宋江就實實在在地感覺出了與以往的不同。看到成千上萬條江湖豪傑山林大蟲,皆要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那種風光感、愜意感、滿足感,真乃是妙不可言也。於是宋江的思想急劇地起了變化,從被擁戴之初的權居尊位,變成了欲努力鞏固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