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秦起始篇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7)(第2/3頁)

呂不韋適時給華陽夫人打一劑強心針。他告訴華陽夫人:如果能從安國君的子嗣中間認個兒子,她的兒子就是合法的嫡子,根據法律規定這孩子就有做太子府接班人的權利,一旦這孩子主持大局,肯定會對她感恩戴德、言聽計從。經驗豐富的華陽夫人聽了他的分析,眼中開始冒光,低頭思考解決方案。

善解女人意的呂不韋知道華陽夫人已經動心,他趕緊提示:“養兒防老,認兒子要找孝順的喲!”華陽夫人看著嬴異人送來的禮物,笑了。呂不韋看到這一切,也輕松的笑了。一切就在不言中,這樣一來所有的危機都解除了。

呂不韋適時向華陽夫人推銷嬴異人做兒子,在呂老板的極力推銷下,華陽夫人感受到了呂老板“異人認母”計劃的可行性與必要性,華陽夫人原則上同意並通過了這一雙贏的計劃,收到了圓滿的成效。雖然和華陽夫人會面的目的已經達到,但作為商界精英,呂不韋深知要想把這單生意的風險降到最低,還得再努力。

執著的呂不韋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移走立在嬴異人為太子繼承人道路上的兩座大山,其中一座大山安國君已通過華陽夫人的幫助以及自己的智慧達到了目的。而另一座大山秦昭襄王,呂不韋覺得縱觀世界古今,雖武功高強者成群結隊,但想移走此山,非得借助陽泉君的力量不可。

戰國時期的權力分布格局很有親情觀念,一個國家國王權力最大,除他之外就數親人、宦官和國王老婆的娘家人了。呂不韋想借助的陽泉君就屬於王後的娘家人。如果王後娘家人也分等級的話,那麽陽泉君算得上是他們中的高級別娘家人,他是秦昭襄王的親小舅子。

秦昭襄王和小舅子陽泉君的感情異常好,陽泉君是王後的幼弟,由於王後沒有兒子,陽泉君從小被秦昭襄王和王後當成兒子來養,因此名為姐夫與小舅子關系,實為父子之情。陽泉君和秦昭襄王的感情讓他得到了無盡的寵幸和信賴。不管什麽事,陽泉君只要開口,秦昭襄王都會給面子的。

呂不韋想借陽泉君之力,做秦昭襄王的思想工作,從而改變太子接班人人選。可陽泉君可不是誰都能見到的高級領導,呂不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聯系上了陽泉君,可沒想到老奸巨猾的陽泉君是個太極高手,收下呂老板送上的錢後,只是打哈哈,卻不解決實際問題。

作為秦昭襄王身邊的紅人,陽泉君有自己的情報系統,當然知道呂不韋在自己身上大把撒錢的原因,不過他顯然比華陽夫人更成熟。他一邊笑眯眯地往手提包裏塞錢,一邊對呂不韋說道:“謝謝呂老板百忙之中代表異人來看我,異人這孩子真孝順。都是聰明人,我就直說吧,你找我辦的那件事我姐夫已經決定,我幫不了你的。”

呂不韋經常向人行賄,每次都如願以償。這次卻碰到了拿錢不辦事的主,不過盡管陽泉君這樣自己又毫無辦法,因為他有充分的理由:呂不韋的賄賂他說成是嬴異人對他的孝敬,那件事不是不辦,而是秦昭襄王決定的,沒辦法辦。

在某些方面,呂不韋是單純的人,他始終單純地認為收錢辦事,天經地義,在陽泉君那兒沒有成功可能是自己的工作沒做到位,他還單純地認為人都是為利益型的動物,更何況陽泉君這種利益面前原則靠後的人呢。單純的呂不韋無奈之下又想出來一個能改變陽泉君態度的方法。

為了成就嬴異人,呂不韋決定面見陽泉君,雙方會晤過程中呂不韋只用一句話就把他搞定:目前昭襄王寵你,你的排場連太子都趕不上,肯定會遭到羨慕嫉妒恨。可如果子溪立嫡,他和你非親非故,自然不會幫你圓場,你的下場可想而知,如果你幫助異人……聽到這兒,陽泉君顧不上呂不韋,就直奔王宮而去。

華陽夫人最近有點煩,她的煩惱來自於一個男人。自從呂不韋開啟了她爭嫡之心的大門,她內心就一直平靜不起來,幸虧呂不韋是個有能力的好心人,告訴她他有能力搞定這一切,嬴異人有爭奪嫡位之心,而且願做她的親生兒子,只要認下異人為子,煩惱自然就不見了,看來和呂不韋合作是正確的選擇。

安國君欲立子溪為接班人,在呂不韋的挑撥離間之下,華陽夫人覺得必須把這件事攪黃,改立自己的養子(還沒正式認養)嬴異人,畢竟女人年紀大了,能依靠的就是兒子。為了實現自己這一遠大目標,華陽夫人決定使用本門絕學要安國君一定要立嬴異人為嫡子。

可憐的安國君在別處操勞之後回到華陽夫人處,誰知等待他的不是昨日的溫柔,而是埋伏在床上的絕世武功,華陽夫人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出來迎接安國君,而是一個人伏在床上默默的哭泣。安國君見形勢不妙,趕緊三十六計跑為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