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武舉前夕(第2/3頁)

……

趙玉笑看著揉太陽穴的歐陽:“喝醉了?”

“是,頭疼,想吐。”歐陽最討厭這感覺了,這是喝到傷了身體才會出現狀況。

“事情怎麽樣了?”

“按微臣看,童貫應該沒有問題。否則不會借酒桌和微臣玩這小把戲。”歐陽這邊一上頭就開始裝醉,但沒想人家使的是陳年老酒,還很客氣說年份不夠請多擔待。結果後來越喝越感覺上頭。該死的童貫還好心打開窗戶讓自己吹風清醒一點,難道他不知道喝多的人最不能吹風嗎?

趙玉很滿意點頭:“朕越覺著身邊離不開你了。你真不想上朝?”

“微臣現在是地方官,陛下再寵信別人不會太計較。一旦上朝,那微臣說的話就會被誤會是陛下的意思。要麽群起附和,要麽群而攻之。微臣如果有蔡相這資歷,當然無所謂。但微臣這年紀似乎太早了些。”

“也有道理。”趙玉同意,很多官員沒入朝在外放之時還是不錯的。但是入朝後人際交往復雜,政見不統一,總是會改變許多。如歐陽這樣挺好,一個知縣沒人難為他,他也不用交往什麽大臣。陽平又近,有事招呼來就是。

“陛下聖明,這一個好的官員做出成績也是要一個好的環境。比如宗澤大人就說過,他外放窮縣當知縣時候,衙役素質低,沒有一人識字。而主簿又是一個酒鬼,他手中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用的人。一個縣雖然不大,但也絕對小不了。除了縣城還有鄉村,無奈之下他只能親力親為。”歐陽道:“微臣覺著提高基層衙役的素質最為重要,畢竟這些人是直接和百姓打交道。而陛下也知道,宋開國以來,暴民百起,如果下面人能把事情做到位,微臣想是不會發生如此之事。”

趙玉問:“你有什麽想法?”

“第一是提高衙役們的俸祿。而今有些地方衙役一年才七貫的工食錢,如果拖家帶口根本沒辦法生活,只能是或和官員勾結,或欺行霸市。但惡性循環,如此環境商人不敢來,此地就越來越窮。陛下看而今大宋生活還過得去的幾個州縣,哪個都是私下提高衙役們的待遇的。或者直接發錢,或者是額外補貼。”

“在討論你入朝與否,倒讓你繞到衙役去了。”趙玉道:“朕不怕和你直說,這衙役,快手都是賤業。你陽平一家搞就算了,其他人也是背地裏弄。知道為什麽?因為人有三六九等之分。就是你歐陽也是這麽認為。不識字的連落戶權利也沒有,小腳女人官府不補貼稅賦,連生孩子都不享受你官府的福利。雖然你是想促成這兩件事,但是你別忘了,你也在給人分等。朝廷這邊也是一樣,你可知道為什麽朝廷要限制僧侶?”

歐陽想想道:“尊道吧?”

“不對因為僧侶不納稅,不勞役。如果不加以限制,廂軍從何處招募?土地誰去開墾?你認為誰會不願意能不勞而獲呢?”趙玉道:“如你說的衙役一般,衙役素質低,但是如果把像你這樣高素質的人充了衙役,你是否覺著浪費。你可知道而今各行都缺你所說的高素質人?如你陽平,確實不錯。但是你陽平可為大宋貢獻了人才?這三年來,無陽平人禁軍,無陽平人廂軍,人口卻是每年翻倍。但你分文不上繳稅利。你可知道陽平是為何那般富裕?不是你歐陽能幹,而是陽平在搶掠。你們擠垮了東京和壽州多少產業,而把多少好處收進囊中。難道你當朕真的看不明白嗎?”

歐陽道:“陛下,微臣不苟同。微臣確實指使大家收購產業。但是陛下比較就知,以前一場每人每天出一件商品,現在平均每人每天出三件商品。生產成本降低,再加技術完善。質量和價格都是之前無法媲美的。當然確實有部分人破產,還自殺。但是如果沒有吞並和競爭,社會是沒有進步的。”

“朕知道,朕也知道陽平在西北戰事,和戰事之後陽平商業協會的貢獻。但商人貢獻都是圖回報的。”

“……”歐陽沉默一會:“無利不起早,這不僅說的是商人。即使陽平的衙役沒有那份誘人的薪水,他們也不會自律的。”

“說到重點,就是個利字。”趙玉嘆口氣:“商人逐利千古衡理。而你在讓全大宋百姓都開始逐利。以利益而驅使他人,你覺著將來這朝堂上還有宗澤、李綱這樣的人嗎?”

歐陽知道趙玉說的是真理。因為激進逐利,道德水平必然會下降。一邊是社會的進步,一邊的道德的沉淪。難道真的是成反比嗎?現代人的冷漠是怎麽來的?很多新聞都說過,某人因為幫助一人,結果反被那人冤枉的事。為什麽要冤枉,當然就是利字。而如此事情一多,全民道德水準下降。前不久一個新聞,一名大嬸被車撞了,老外經過下車要幫忙,但同行的中國助理制止了他,助理下車把現場拍完照作為證據後,才對大嬸進行救治。而在宋朝,歐陽審案,什麽糾紛兩邊對質,做賊那個必然心虛。這為什麽?就因為有一條道德的無形力量在約束。而現代多是法律約束,大家都懂法,大家都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