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回憶時間軸(五)(第3/5頁)

這些大臣們顯然不會想到,這是謝安故意營造的氛圍,為的就是逼迫那馮正結束這方面的話題。

“在下年幼,在下覺得,這種喜慶之日,暢言國事,未免有些不妥,是故,才以方才那位先生所說的[小道],為這喜宴添幾分樂趣,倘若馮先生當真執意要比試,那在下也只有奉陪了……”

不得不說,謝安的話,說得很聰明,愣是逼得馮正無言以對,畢竟,如果他執意還要比試的話,那他頭上那頂狂子的高帽子可就摘不掉了,再者,甚至會惹來堂中朝臣們的不滿。

想到這裏,他強忍著憤慨,望著謝安說道,“那依你所言,比試什麽?”

只見謝安聳了聳肩,說道,“方才是在下出題,這回,輪到閣下了,閣下覺得什麽有意思,就出什麽樣的題目咯!”

謝安的話中,隱藏著一個套子。

他最怕的就是這幫飽學之士用四書五經上的典故來考他,因此,他加上了有趣這兩個字,為了就是堵上這道路。

不得不說,謝安這有趣兩個字,實在叫太子李煒這幫幕僚有些犯難,畢竟他們自幼便是苦讀聖賢之書,這才一舉成為各郡的佼佼者,有幸趕赴冀京,或為會試準備,或自薦於達官貴人,哪裏接觸過什麽有趣的話題?

“有趣……既然如此,還是你來出題吧!”想了半天,馮正猶豫著說道。

謝安心下暗笑,因為他的目的本來就是這樣。

“這樣……合適麽?”

“沒有什麽不合適的!——我等飽學詩書,難道還比不過你區區一書童?”馮正皺了皺眉,望了一眼桌上仍然擺著的那八塊竹片,說道,“你方才的題目,倒是挺有趣的,照這個,再來一篇吧!”

不可否則,這馮正也很聰明,說話也很高明。

在他想來,他們已經知道了如何解答這類謎題的關鍵,照樣畫葫蘆,不難猜出謎底,而且還可以落一個自負才學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只能說,馮正太小看邏輯這方面的謎題了。

謝安心中暗笑,他自然清楚這馮正打的什麽主意,無非就是故意將出題的權利讓給自己,然後照貓畫虎,解答出謎題,這樣的話,這堂內的人,自然會對他更高看幾分。

只可惜……

心中暗笑一聲,謝安故作不願地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麽在下也不客氣了,就出一個與此題類似的……”說著,他轉頭望向李壽,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李壽不解地望著謝安半響,隨後叫來了一名宗府家妓,索要文房四寶。

在圍觀眾人疑惑的目光下,謝安一邊口述,一邊叫李壽在紙上寫下了那麽幾行字。

[小明:小剛是我兒子,小星是我女兒。]

[小灰:小明是我兒子,小星也是我兒子。]

[小剛:小明是我爹,小星是我妻子。]

[小星:小灰是我媽,小朱是我姐。]

[小朱:小明是我爹,小灰是我姐。]

“這是做什麽?”一名官員疑惑地詢問著身旁的同僚,後者盯著那張紙瞧了半天,緩緩搖了搖頭。

聽著四周嗡嗡的議論聲,謝安故作咳嗽一聲,示意四周的聲音安靜下來,繼而從李壽手中接過那張紙,轉頭望向馮正,正色說道,“這張紙上,有五個人物,分別是小明、小灰、小剛、小星、小朱,在下的謎面就是,從他們五人各自介紹的兩句話中,判斷出這五個人的身份與關系!——要提醒馮先生的是,這五個人所說的兩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而另一句則是謊言……”

“那一句是謊言?”太子幕僚中有一人下意識地問道,卻愕然注意到謝安似笑非笑地瞧著他,面色一紅,慌忙退後一步。

“哪一句是謊言,那一句是真話,當然要馮先生自己判斷了……”說著,謝安將手中的那張紙拍在桌上,一副有恃無恐地望著馮正。

“這……這方才那題目根本不類似!”馮正皺眉說道。

“不,是類似的,”謝安搖了搖頭,篤定地說道,“馮先生真的覺得,方才那道題,數數次數,就真叫算術了?明白地告訴馮先生,那是一道披著算術之皮的邏輯判斷題,而眼下這題,也恰恰也是邏輯判斷題……謎面我已經告訴馮先生了,從這五個人所說的一真一假兩句話中,判斷出這五個人的關系……馮先生,請吧!”

事實證明,在尚未誕生邏輯這個概念的大周,這種題目實在是太有難度了,盡管在謝安那個時代,幾乎是人人皆知的題目,但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就算是名符其實的飽學之士,也不見得就能解答出來。

應該說,是絕對解答不出來。

單線程的運算方式,如何解答多線程的運算過程?

最終,那個叫做馮正的文士還沒能解答出來。

王旦也沒有,再向謝安詢問了此題的答案後,他默默地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