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十二章 丁酉再亂(第3/7頁)

你已經六十多歲了,還能活多久?你兒子連十歲都沒有吧?萬一你死了,他們孤兒寡母靠誰去?你們日本島上大大小小的諸侯,都等著你死了以後報仇呢。萬一那些人野心勃勃打起來,就是一場不得了的內戰,加藤清正那些人肯定各個都想當草頭王,都不會甘居你之下,更不會甘心在你兒子,到時候可怎麽辦喲。

楊鎬的預測,與秀吉死後的日本局勢驚人地相似。先是加藤清正與石田三成的決裂,然後是東、西軍在關原的會戰,最後德川家康一步步逼近龜縮大阪城的豐臣秀賴與澱姬,結束了短命的豐臣政權,開創了德川幕府。

這倒不是什麽特異功能。只要是人類社會,無論國情、政治體系、文化經濟、意識形態的差異有多大,政治和利益的運轉規律都大抵相同。楊鎬這樣浸淫於大明官僚體系許多年的專家,打仗不見得行,搞這一套分析那是行家裏手。

歷史上沒留下秀吉看到這封信的反應——以秀吉那時的心性,估計看了也是嗤之以鼻——他更沒有因此而中止戰爭的步伐,實在可惜了這一封預言書。

很快時間便推移到了七月十五日,丁酉再亂的第一個高潮。

從萬歷二十五年年初開始,日軍部隊源源不斷地從九州經對馬島登陸朝鮮,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這是日軍最虛弱的半年,如果能夠在對馬與釜山之間的洋面予以截擊,輕則打亂日軍部署,重則直接廢掉日軍的這次攻勢。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

這可真是撞到槍口上了。

朝鮮別的什麽都缺,惟獨不缺強大的水師。盡管李舜臣不在了,但朝鮮水師還是原本人馬,中層與基層指揮官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艦船陣容比壬辰時還要龐大許多。

可奇怪的是,從一月十四日到七月十四日這六個月時間裏,朝鮮水師卻是紋絲不動。

在這寶貴的六個月時間裏,朝鮮水軍幹嘛去了?

別忘了,他們有一位號稱“自沉大將軍”的統帥——元均。

元均在這六個月時間裏,只做了一件事:搗亂。

他接替李舜臣以後,把之前李舜臣所有的規矩都廢除了。這個心理可以理解,新官上任嘛,不否定前任怎麽體現自己的能耐?關鍵是,廢除了舊規矩以後,元均根本沒能力拿出新的水軍條例來代替,這一下子整個朝鮮水軍處於既無規矩也無條理的混亂狀態。偏生元均還剛愎自用,極其敏感,誰敢有半點怨言,就立刻大板子招呼過去,搞得水軍個個人心惶惶,士氣以極快的速度跌至谷底。

面對這番亂象,元大都督根本不予理睬,每天只知道酗酒和大吃大喝。他一頓飯能吃多少呢?史料記載是一鬥白米飯,五條魚、三四只雞,可以算得上是海量了。六個月胡吃海塞下來,朝鮮水軍亂象橫生,元均自己倒吃成了一個大胖子,連走幾步路都氣喘籲籲。

古今中外的無能將領有很多,但像元均這種全身心無能到如此徹底的,還真是不多見。

這邊廂元均吃得腦滿腸肥,那邊廂日本已經開始磨刀霍霍,打算拿朝鮮水軍開刀了。

朝鮮水軍在壬辰戰爭期間威名赫赫,打得日本人聞風喪膽,秀吉以下惶惶不可終日。即使如今李舜臣已經被幹掉了,可日軍仍舊不敢小覷這支群龍無首的海上雄師。為了能夠徹底打垮朝鮮人的艦隊,日本幾個方面軍破天荒地開始了聯合作戰,制定了一個相當毒辣的“朝鮮艦隊攻略作戰”計劃。

這個攻略計劃仍舊由小西行長開局。

小西行長首先派出了金牌小細作要時羅,讓他再次前往慶尚右兵使金應瑞的營中探訪。金應瑞一見要時羅來了,十分親熱,好酒好肉地款待——要知道,當時李舜臣剛被貶謫,朝鮮方面仍舊認為要時羅上次送來關於加藤的情報是真的,也就仍舊天真地認為他是朝鮮人民的老朋友。

要時羅酒足飯飽,告訴金應瑞:日本將於近期對釜山展開一次大的增援行動,會有大批物資運抵朝鮮。如果朝鮮水軍能夠於半路截擊,將會大有收獲。金應瑞不虞有詐,立刻把這份情報通報給權憟,權憟當即通知元均,讓他尋機殲敵。

元均其實並不太願意動彈,可李舜臣正是因為不願出擊而被彈劾,自己如果也按兵不動,搞不好會被柳成龍他們以同樣的理由弄下去,那可就太虧了。

權衡再三,元均終於不太情願地帶著朝鮮水軍出發。為了確保萬一,他把三道水軍的主力都帶上了,足有船艦四百余艘,浩浩蕩蕩地逶迤一路。

而這一切,早被日軍安排在附近山頭的間諜看得一清二楚,朝鮮水師出擊的消息,很快傳回釜山本陣。小西行長寫了封信:“敵人已經到,接下來看你們的了。”收信人是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坂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