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孫文與康有為始終無法合作的秘密(第3/4頁)

康有為為何再次拒絕與孫文合作?

1898年9月,大清國內的戊戌變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伊藤博文及時地來到大清造訪,試圖使日本能夠主導大清的改革。康有為等人自然如獲至寶,他們極力希望能夠得到日本的幫助,向慈禧奪權。而此時的慈禧已經倒向俄國了,雙方簽訂了《中俄密約》,康有為等人的活動自然又引起了慈禧極大的警覺。老太太連夜從頤和園趕回皇宮,粗暴地終止了變法。光緒被囚禁,“六君子”被殺,康有為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王照以及譚嗣同生前的兄弟唐才常、畢永年等人也紛紛逃往日本。 在香港,康有為以“政治流亡者”的身份接受報紙采訪,發表談話,宣布光緒在最後關頭曾給他一道“衣帶詔”,密令他來海外搬救兵。當然,這是康有為信口開河,光緒只給過楊銳一道密詔。不過,這些內情大家都是不清楚的,反正康有為說有那就是有。大家不相信一位“政治流亡者”,難道還會去相信扼殺變法的慈禧? 接下來,康有為公布了他寫的一篇十分厲害的文章——《奉詔求救文》,這是一篇歷數慈禧罪狀、歌頌光緒聖明燭照的戰鬥檄文,這篇文章對慈禧的歷史聲譽問題可謂影響深遠,也是慈禧後來把康有為列為最恨之人的原因之一。康有為在文中成功地抓住了慈禧的女性身份,進行了無底線的八卦,比如攻擊慈禧“淫亂成性”“偽主”“牝朝”等等,簡直堪比小黃文。後人有關慈禧善使媚術、謀殺慈安,在宮內和太監、大臣等人日夜淫亂的說法,基本都是來源於康有為這篇文章。 而康有為不僅是罵慈禧、贊光緒,還把他自己與光緒成功捆綁在一起,因為“奉詔求救”正是他嘛。自此之後,康有為一直以“聖主”光緒在海外的代言人自居。人們越是恨慈禧,越是同情光緒,也就越是尊敬康有為,康有為的地位在無形之中就提高了,一時間在海內外聲名大振。只是大家不知道,康有為忽悠了所有的人。 日本人也被忽悠了。在他們看來,康有為是比孫文更“奇貨可居”的人。想想看,誰能直接影響大清皇上?那也只有康有為了,日本的目的反正只是要掌控中華大陸上的政府,而不管它是哪一個政府。如果日本幫助康有為支持光緒復辟,日本就能控制這個復辟後的政府,這不比“支持”孫文推翻朝廷建立新政府容易多了? 於是,日本接受了康有為的避難請求。康有為從香港來到日本,和梁啟超等人會合。對於康有為的到來,有一個人特別興奮,他就是宮崎寅藏,他和平山周都特別希望孫文和康有為能夠攜起手來,共同推進事業。雖然康有為是只反慈禧不反光緒的,而孫文是要連光緒都一起反的,但說到底,兩個人都是為了改變自己祖國腐朽落後之現狀,都是為了“中國之再造”,為了建設一個“新的中國”,有什麽理由不能攜手呢? 雖然以前曾和康有為鬧過不愉快,但對於與康有為攜手,孫文很願意。革命的勢力還十分弱小,但凡有任何可以利用或者合作的力量,孫文都是歡迎的。知道康有為架子大,孫文首先表現了謙遜的態度,在康有為抵達東京的第二天,孫文托宮崎寅藏介紹與康有為見面。 沒想到這一次,康有為直接拒絕了孫文。他表示他的身上有皇帝密詔,不方便與孫文見面。也就是說,他是光緒派到海外的欽差大臣,孫文卻是著名欽犯,此“欽”不同於彼“欽”,大家沒辦法“親”。 接下來,孫文至少三次登門拜訪或者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要與康有為會談的良好意願,而康有為都無情地拒絕了,一再避而不見。 宮崎寅藏只好親自出馬去勸。宮崎寅藏不僅是日本人,還是康有為的恩人。當初康有為出逃時,是宮崎寅藏及時派人把康有為在廣州的幾十名弟子解救到香港。宮崎寅藏認為,康有為即使不給孫文面子,他的這個面子也是一定會給的。沒想到康有為這個人真是固執得可以,他連連擺手說他是絕不可能見孫文的,實在拗不過了就派梁啟超作為代表出席。 康有為真的只是因為孫文是欽犯嗎?其實並非如此,就在康有為拒絕孫文的同時,他在暗中和另外兩位欽犯你來我往。他們是楊衢雲和謝纘泰。 此時“楊派”和“孫派”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前面我們說過,當初孫文使館脫險之後,陳少白曾努力在日本報刊上宣傳孫文,只是那時候還沒有發現“革命”這個詞,用的“堅定的改革者”的說法。當時對於陳少白只宣傳孫文的做法,“楊派”謝纘泰等人就十分不滿。當看到陳少白在文章中宣稱孫文是大清“改革派中領袖級別的人物”時,謝纘泰還專門寫信給轉載的香港報社,聲明“改革派的領袖是楊衢雲,孫逸仙僅僅是改革運動的重要組織者之一”。 康有為聲名大振之後,1898年12月,在澳門的謝纘泰寫信給康有為,表達了要聯手幹大事的願望。康有為很快回信積極表示贊成,這時候他倒不在意對方是不是反光緒了。看來,康有為拒絕孫文並不是因為大家政治目的不同——政治目的不同,是可以談的嘛,最後談成個求同存異,再攜手合作,大家皆大歡喜。康有為只是很精明,他注意到了“孫派”和“楊派”之爭,並判斷由香港中上層人物組成的“楊派”才具有合作的價值。對於還沒什麽實力的孫文,那自然就是瞧不起了。 康有為連宮崎寅藏這個日本人的面子都不買。他其實很明白日本人已經把他當寶貝,所以“有恃無恐”。康有為是以貴賓的身份居住在日本的,有關部門只是負責孫文的生活費,而對於康有為,卻是負責他在日本的所有花銷!從這個時候起,康有為開始了一種花天酒地的生活,流連忘返於海外的花花世界,走到哪裏都要住高級旅館、吃高級美食,還要出入舞廳和妓院,不時眠宿妓女,反正錢也不用他自己出。這下可苦了負責作陪的宮崎寅藏,估計他在外務省領取的經費有限,又不能額外報銷,只得欠下租住旅館的一大筆錢,最後連累到這個倒黴的旅館都倒閉了;而到新年時,宮崎寅藏還窮到不得不把所有衣褲當掉,在家裏過了個裸體新年,也算是真正領教了康有為的風光和排場。 宮崎寅藏後來評價孫文和康有為:孫文質,康有為華;質則重實行,華則喜議論。其實孫文還有一個好放空言的“大炮”外號,但與康有為比起來,他實在是“質”得可以。看來康有為才是大炮中的大炮。 接下來,康有為要繼續他忽悠世人和為自己臉上貼金的事業。和孫文只有《倫敦蒙難記》的宣傳素材不同,康有為不僅有“北京蒙難記”和“衣帶詔”,更重要的是,他親自參與了戊戌變法。接下來,康有為要借梁啟超的一支生花妙筆,主導對戊戌變法的解釋權,寫一部以他為中心的戊戌變法史! 這就是梁啟超寫的《戊戌政變記》。 在梁啟超的這部書裏,關於戊戌變法是從康有為的一次次上書寫起的,直到最後的“公車上書”,接著轉到變法。這就不得不讓人們認為,康有為的上書和變法有直接因果關系,是康有為的上書帶來了變法,戊戌變法就成了“康梁變法”。康有為和梁啟超成了戊戌變法的代名詞,而掩蓋了甲午戰爭之後,朝廷為了解決統治危機,為了大清江山穩固,包括慈禧在內的官員們都主動“求變”才發動變法的事實。 最重要的是,關於變法失敗的原因,梁啟超通通推到了慈禧等“頑固派”的阻撓,以及袁世凱的“出賣”上面,對於康有為“圍園殺後”的政變陰謀,那自然是要掩蓋的。人們又不得不相信,如果不是因為慈禧和袁世凱,變法早就成功了。自此,變法過程的事件史被“思想史”所取代。人們相信,變法過程就是頑固派與變法派的鬥爭。 最後,書名“戊戌政變”這個詞也大為流行。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慈禧掌控著一切,權力原本就在她手裏,如果康有為“圍園殺後”成功,或者光緒借變法奪權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政變”。所以慈禧終止變法並不是政變,只是“變政”而已。接下來,我們也將在以後的講述中使用“戊戌變政”這個詞。 忽悠大業還沒有完。“六君子”中極富熱血和真性情的譚嗣同曾經感動過不少人,康有為自然不會放棄也與譚嗣同捆綁在一起的機會。於是,梁啟超、唐才常和畢永年共同偽造了譚嗣同“獄中血書”,也就是說,譚嗣同被殺之前,除了在監獄墻壁上寫下那首著名的《獄中題壁》詩之外,還分別留給康有為和梁啟超各一封“絕命血書”。當偽造的血書發表在日本報紙上之後,康有為自然也就在光緒海外代言人之外又多了一個光環:譚嗣同的“衣缽繼承人”。 譚嗣同如果地下有知的話,不知會作何感想,參與偽造的唐才常和畢永年,還是自己的生死兄弟。偽造之事是很隱秘的,但這一切並沒有逃過一起逃到日本的王照的眼睛,他在《小航文存》裏明白記錄了此事(如制造譚復生血書一事,余所居僅與隔一紙槅扇,夜中梁與唐才常、畢永年三人謀之,余屬耳聞之甚悉,然佯為睡熟,不管他)。後來,唐才常的弟弟唐才質在報紙上看到“血書”之後,也表示懷疑:譚嗣同就義之前,除了那首絕命詩,並沒有給家人朋友留下任何物品和字句,一是因為搜查嚴,即使寫了也無人敢帶出來;二是更要擔心親朋受到株連,不能留給他們任何字句。就連那首絕命詩都是用炭粉寫在獄中墻壁上,後由獄卒口傳而出的,怎麽會分別留給康梁一封血書呢?唐才常這才說出實情:都是出自梁啟超之手。(唐才質:《戊戌聞見錄》) 那麽,文采出眾的梁啟超有沒有可能連譚嗣同的絕命詩都潤色加工了呢?一直以來,人們很是懷疑詩最後的千古名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應該是被梁啟超修改而成的。不過,歷史就是這麽有趣,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倒不能冤枉康梁,因為我們能夠找到一份有力的材料:在當時擔任刑部主事的唐烜曾在他的日記《留庵日鈔》裏記錄,譚嗣同原詩的最後兩句為“吾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首詩是先寫在獄中墻壁上,後被人口述而流傳,其他人在聽說和摘錄時難免有個別文字上的差錯,並不是梁啟超後來的篡改。 相信大家也已經發現了,對於康有為在海外偽造的各種言論,朝廷是清楚其中的內情的,但為何不站出來反擊,澄清一下事實呢?比如發表一份聲明什麽的。只能任憑康有為造謠,卻不能澄清事實,這正是朝廷的難言之隱。要知道變法的實質牽涉到了慈禧與光緒的權力鬥爭,在變法的表象之下,那是赤裸裸的爭權奪利。從當初對“六君子”不審不問,就直接殺頭開始,朝廷對變法的真相一直都是掩蓋得嚴嚴實實的,哪還能讓它大白於天下,讓老百姓們都恍然大悟呢? 好吧,通過一系列的偽造,康有為的忽悠大業也達到了頂峰,但康有為並不只是想出出名而已,他的心裏還燃燒著“圍園殺後”的熊熊烈火。當初是在大清沒能忽悠袁世凱出兵,但現在,在康有為看來,還有一支軍隊是可以利用的,那就是日軍。康有為已經有了“圍園殺後”的海外版計劃,要忽悠日本人出兵,發動“殺慈禧、救光緒”的勤王起義,去幹一票大的! 而康有為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次忽悠,使得他後院起火。有“叛徒”把他的真實面目暴露在日本人面前,最終使得康有為在日本再無立足之地!